雷鋒的節儉精神永不過時
雷鋒的節儉精神永不過時
□鄭德勝
雷鋒有句名言:“在工作上,要向積極性最高的同誌看齊;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誌看齊。”在短暫的一生中,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雷鋒勤儉節約,努力工作,不怕艱難困苦,嚴格要求自己,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這種勤儉節約的精神曾影響了幾代人。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雷鋒的這種勤儉節約精神在後人的意識中逐漸淡薄,生活上互相攀比,大手大腳,個人的東西尚不知珍惜,工作中浪費公物的現象更是時有發生。
鋪張浪費導致國衰家敗,勤儉節約可以強國富家。這些都是被曆史所證實的。據史料記載,清朝道光皇帝即位以來,由於國力漸漸衰退,使他憂心忡忡,於是他力主通過節儉恢複“康乾盛世”的局麵。為了起到表率作用,他的龍袍破損了,也不換新的,而是讓人拿到織造局縫補一下。織造局的官員麵對破損的龍袍,不知皇帝真實用意,絞盡腦汁想把破損處修複成原樣,實在修複不了,則用金線進行裝飾。這樣一來,修補一個破洞,少則需要幾兩銀子,多則幾十甚至上百兩白銀。一套經過幾次“縫補”過的舊龍袍的造價足夠做幾十套新龍袍。當無暇過問且毫不知情的道光皇帝每天穿著價格昂貴的帶“補丁”的龍袍以節儉的形象出現在群臣麵前時,大臣們私下裏都稱他為“冤大頭”。而當時的清朝大小官員享樂主義嚴重,朝廷內外奢靡之風蔚然盛行,使得道光皇帝重振“康乾盛世”雄風的理想抱負最終像肥皂泡一樣破滅了。究其原因,其中一條是皇帝的“榜樣作用”適得其反,弄巧成拙,還有當時的統治者沒有把國家嚴峻的經濟形勢和節儉的重要意義灌輸下去,更沒有具體的實施措施,最終沒有達到形成合力的目的。
新中國剛剛成立時百廢待興,國家大力提倡節儉,將勤儉節約的重大意義宣傳到位,全民合力悄然形成。當雷鋒事跡被發現以後,適時樹立了雷鋒這個榜樣,使得雷鋒精神家喻戶曉,尤其雷鋒勤儉節約的榜樣發揮了無窮的作用。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目前我們國家經濟實力已經躍居世界前列。
無論今後社會如何發展,雷鋒的節儉精神永不過時。尤其是當前企業經濟下滑壓力仍然巨大,企業全員更應形成合力,把雷鋒精神發揚光大,積少成多,聚沙成塔。隻有這樣,我們的企業才能重新走向振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