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情懷之餃子情
飲食情懷之餃子情
陳景勝
北方人在冬至時會吃餃子,而除夕夜也要吃餃子,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關於餃子背後的故事呢?
據文獻記載,餃子作為我國人民,尤其是北方人的一種風味主食,至少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曆史。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裏單獨吃。
小小的餃子也是有大來曆的。古時,一個叫蘇巧生的禦廚技藝高超。一年臘月二十九,他為皇上做了99個花樣的飯菜,皇上十分滿意。夜裏,他想:“明天是除夕,再做一樣菜,即可回去與親人團聚了。”第二天,蘇巧生正為如何做好最後一樣飯菜發愁時,突然看到案上有餘下的羊肉和菜,便將其混合剁碎,擱上調料,用白麵包了許多小角角,放在鍋裏煮熟,奉給皇上。誰知皇上吃後龍顏大悅,忙問:”此乃何菜?”蘇巧生聽罷,長長地歎了口氣,隨後抬頭看見這種扁扁的東西,信口答道:“這是民間上等品——扁食。”皇上又留蘇巧生繼續給他做飯,巧生對這個貪得無厭的昏君氣憤極了,第二天便偷偷地溜走了。民間便流傳過年包扁食吃,這就是民間傳說的過年包餃子的由來。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廚師,就學著包扁食吃。這樣,一代一代,一直流傳到了今天。
餃子的品種花樣從明、清時代開始,與日俱增,現已分布在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目前,粗略估算,其主要品種花樣約有600多種。其加工熱製技法已有煮、蒸、煎、炸等多種。餡料繁多,更是難以詳述。從製作方法上:有手工製造、機器製造,有現包現吃的、也有冷凍起隨時吃的。
說起餃子的製作還是需要一番藝的。首先要把麵粉加水和成麵團,麵粉的量和加水的量要有一定的比例,過多過少都不可,和麵還要按一定的方向。和好的麵團不能馬上做,還要放到盆裏停一停,俗稱:“醒一醒”,然後再準備餃子餡。包餃子的時候更需要手上的工夫。餃子包的既要餡多、肚圓、速度快,餃子的模樣又要好看。餃子下好後,配上醋、蒜泥就可以就餐了。大年初一這頓餃子與平時的餃子不同,別具一番情致。包這頓餃子時,餃子餡中分別裝進不同物件,如鋼幣、糖果、花生、年糕等,吃餃子吃到鋼幣意寓在新的一年裏有好運——財運亨通。老人吃到花生意寓健康長壽,孩子吃到年糕就意寓新一年裏“天天向上”,吃到糖果就意寓在新的一年裏生活甜蜜。看來吃餃子不但因為這是一種美味佳肴,而且也是人們祈求吉祥和福祉的一種形式。
餃子有肉陷和素陷的。餃子中肉餡以豬肉、牛肉、羊肉為多。素餃子多用各種新鮮蔬菜。素餃基本上以雞蛋做主料,配以時蔬或鮮蝦、木耳、粉條之類。其中素三鮮極為美味,各家用料稍有不同,百尺杆水餃的素三鮮用鮮蝦、韭菜、粉條、雞蛋調餡;金山餃子王以韭菜、雞蛋、木耳做餡;唐山老八餃子城將雞蛋、木耳、蝦仁、少許韭菜入料。素餃大軍有胡蘿卜木耳雞蛋、黃瓜雞蛋、南瓜雞蛋、雞蛋韭菜、西葫蘆雞蛋、雞蛋西紅柿、豆角雞蛋餃等。
餃子不但倍受中國人的喜愛,外國人也厚愛有加。而且能達到沸騰、熱鬧、樂和、喜慶、吉利、順遂。所以受到各地各族人民的歡迎。形形色色的外國餃子把我們的餃子文化進一步地發揚光大:俄羅斯餃子、意大利餃子、墨西哥餃子、匈牙利餃子、印度餃子、還有朝鮮餃子,越南餃子……我們的餃子文化已發揚到世界各地!
在我的童年時期,吃頓餃子是高興而期盼的事情,每逢節日和親戚貴客來訪,我家必定會用白麥麵包餃子。現在,吃餃子是日常生活中再平淡不過的小事了。蒸餃子煮餃子炸餃子燉餃子煎餃子烹餃子,肉餃子蛋餃子菜餃子花樣不斷翻新,真是回味無窮,可謂“生活充滿陽光。
前幾年,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了,網上炒的沸沸揚揚,當被問到為何走上文學之路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想一天三頓都能吃到豬肉餃子,因為當時的作家相對工資較高,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我們這代人能體會莫言說這些話時心中對餃子的那種渴望。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裏,以寄托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中國人大年初一不能不吃餃子,就像外國人感恩節不能不烤火雞一樣。春節,一大家子人一塊包餃子,人多熱鬧又分工不同,和麵的,拌餡的,擀皮兒的,包餃子的,那真是忙活的風生水起!尤其是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話著家常手上不停的忙活著,等餃子出鍋了香氣飄蕩在屋子裏,那個溫暖,真好!這種情景現在實在太難得了,但每每熱騰騰的餃子端上桌時我總是情不自禁的感動,招呼著父母和孩子快點趁熱吃吧,味道怎麼樣啊,母親總是會一挑大拇哥,我們的餃子沒話說,好好吃。於是一切的勞累,一切的煩惱就盡在這幸福中了!
到了春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春節餃子要皮薄、餡多,捏得嚴實,不能煮爛,葷餃子要有豬肉、羊肉、牛肉、雞肉的,也有兩種肉拌在一起的鴛鴦餃子,以及百味雜陳的“餃子宴”。我個人就很愛吃餃子,不過提醒一下,如果吃了韭菜餃子記得刷牙或者是嚼口香糖,清清口氣,要不別人都不願意和你說話了!
另外,吃餃子的時候,最好配上幾樣小菜。有句俗語:餃子配酒,越吃越有。小酒一喝,那才愜意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