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關鎖:歡天喜地過大年
歡天喜地過大年
春節,又稱“過年”,是我國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民間一般從臘月開始,一直持續到正月結束。現在的春節作為我國的法定假日,集中在除夕到正月十五之間,在此期間,舉國歡慶,合家團圓,全家共同進行多種活動來慶祝節日。 據說早期的春節源於殷商時期,是由虞舜興起、以歲首為開端進行的祭神祭祖活動,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曆史。相傳是為了驅趕一種名為“年”的怪獸從而進行的一係列活動。從古至今,家鄉民間的春節活動十分豐富,祭神祭祖、走親訪友、娛樂活動等層出不窮,是一個充滿濃鬱喜慶氣氛的節日。
關於年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凶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碩大無比,生性凶殘。隻要誰惹惱了它,它一定會張開那張血盆大口,一口把他給吃掉。同時它也很懶,喜歡睡大覺,在深山密林中一睡就是三百六十五天,當它從睡夢中醒來的時候,總是感覺肚子咕嚕咕嚕地叫個不停。這時候,它就下山來到村子裏,見到什麼就吃什麼,就連那些住在村子裏的老人和孩子都不放過,等肚子填飽以後,它才會滿意地一搖一擺地走回家去繼續睡大覺,然後在下一個三百六十五天後醒來,繼續下山找東西吃。就這樣,這隻“年”獸,年複一年地來到村子裏吃人,弄得大家人心惶惶,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就會扶老攜幼逃往他鄉,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人們正扶老攜幼出外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隻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隻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發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隻好撇下家,出外避難去了。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隻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隻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裏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臘燭還發著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大家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彩,飲酒擺宴,慶祝勝利。為了紀念這次勝利,從此每年除夕,家家戶戶都貼紅紙對聯在門上,敲鑼打鼓,燃放鞭炮煙花,並燈火通明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賀道喜。這樣一代代流傳下來,而且越傳越廣,就成了"過年"這個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初一是過年的高潮。過年期間,最具有宗教意味的儀式就是接神,即迎接各路神靈的到來。臘月二十三放了假的眾神,到了正月初一大清早,都要返回人間來了。似乎隻有眾神歸了位,各自管起自己的差事,世間的凡人在新的一年裏才能夠平平安安。除夕也就是正月初一的子時,農家要焚香燃燭放鞭炮,拜祭祖先。家裏的老人會在院子裏擺放一張桌子,上麵供好香爐和供品。在除夕夜即將入新年的一刻,長輩帶領全家人一起在供桌前麵,對天祈福,當祈福結束後將供桌連同供品一起放在正房中央,繼續供奉。這個過程一直到過完正月十五才結束,過完十五便可以把供奉用品撤走。祭祀自己的祖先也類似。在初一的早晨,將家鄉特有的祭品放在過世祖宗的排位或者照片前,供品主要是麻花、柿餅、花饃以及幹果等,全家老小要在初一清晨未出門前就在祖先麵前行跪拜叩頭的禮數。而且在初一早晨吃飯前,要把熱飯盛好一碗放在供桌上,與之前的供品一起祭祀。待吃飯結束後將熱飯撤下。這種在餐前祭祖的行為主要集中在初一和十五進行,其他時間擺放麻花幹果類的冷食即可。同樣的,祭祖活動也是在正月十五後結束,即撤走供品,表示過完春節。祭祖是一項嚴肅的活動,基本上都是要集中在祖屋裏進行。如果已經沒有老人,祖先的牌位就要繼承給家裏的長子,每年就繼續在牌位所在地進行祭祀。
過年有許多的禁忌,天不亮不能隨便講話,盡管迷迷瞪瞪地睡去了,但孩子們盼年盼得緊,睡得不踏實,一會兒就醒了。朦朦朧朧中聽到門外“啪”的一聲炮響,原來是大人燃了火香放“開門炮”。開門炮不能在院子裏放,要站到門內向外拋,屋門開了開大門,炮便一路響出去。這時村裏也響起了稀稀落落的鞭炮聲。性急的孩子們便一骨碌爬了起來,穿上枕頭邊摞放地整整齊齊的新衣服。看著大人們進進出出地整理著供品和香表,沒有話語的動作裏彌漫著莊嚴的肅穆,把人緊張的心都抻到了嗓子眼上。該準備的東西昨晚都準備好了,忘記了什麼,這會開啟箱櫃,拉動抽屜都是不允許的。恐怕一點點的響動,都會驚動悄悄降臨的神靈。村子裏鞭炮聲一陣比一陣響得緊,不知是誰家的火把已燃了起來。大人把供品擺放到桌子上,擦了火柴點燃了火把,熊熊的火光瞬間把院子映得一片通紅,燃燒的鬆柏枝劈哩叭啦地響叫著,那種特殊的清香彌漫得院子裏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炮竹都響起來了,悶聲悶氣的是雷炮,“叮—咚”一聲竄向高空的兩響炮也就是二踢腳,還有帶著一團火吱吱叫著飛向夜空的起火,稀裏嘩啦炒豆子般地響成一片的就是鞭炮了。那時錢少,鞭炮多是五十一百頭的,誰家放了三百五百頭的鞭,那在村裏已經算是頭彩了。放完了鞭炮就要磕頭,大人們焚香燒表瀝酒,一家人都恭恭敬敬地跪下去。先是天帝神,接著土地爺,院裏磕完了到屋裏。財神爺,灶王爺都供完了,婦女們張羅著開始煮餃子。這時全村接神的儀式已經到了高潮,鞭炮響得像五月天裏得炸雷,像決了堤的洪水。熊熊的火焰在村子上空織成一片紅豔豔的靈光,把村子之外的天空映襯得更加漆黑了。熊熊的火把漸漸地矮了下去,剩下一堆紅火一閃一閃得發亮,上了歲數的老人們蹲在火堆旁,轉著個兒烤棗花。烤好的棗花每人都要分吃一點,什麼講究不知道,都說吃了吉利。神供過了,烤饃也吃過了,剩下的時間就自由了。天色開始發亮,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開始吃餃子。
餃子裏總會有幾枚硬幣,一般有幾口人便包幾個,據說誰吃到了在新的一年裏誰就是最有錢的人。常常一碗餃子吃完了,包的錢卻還沒有影兒,隻有硬了頭接著吃,撐得直打嗝兒。大人不忍心看孩子們失望,常常把自己吃到的錢偷偷地放到孩子們碗裏。孩子們不知道底細,一旦發現了,高興得大呼小叫。煮好的餃子人是不能先吃的,外神敬完了,還要敬家神(死去的先人)。一個小碗盛了四個餃子,擱了一雙筷子擺在炕頭上,仔細看了會兒,家神沒有吃,餃子沒有少,最後還是到了人的嘴裏。吃到破了的餃子不能說“破”字,要說“掙”了,掙也就是發的意思,把不好的事說成吉利,心裏似乎就有了許多的陶醉和滿足。孩子們吃完餃子,要先給爺爺奶奶和爸媽磕頭,這是孩子們早就期盼的,不是期盼磕頭,而是盼著他們手裏三毛五毛的壓歲錢呢。小輩給長輩拜年時,長輩麵帶笑容,欣然受禮。拜完年後,長輩要給小輩壓歲錢。用意在護持後代,健康多福。如果家中有新娶的媳婦,則長輩須給新媳婦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的很可觀的壓歲錢。吃完餃子,村裏的年輕人結伴而行,依次到鄰居家向長輩們拜年。一路上,年輕人、小孩子,不停地攔路嬉鬧,要糖塊,開玩笑,嘻嘻哈哈,煞是熱鬧。拜年是我國春節的一項傳統習俗,是人們在新春到來時互相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近拜是給本村未出五服的長輩拜年。進院要先拜神祖,然後再給長輩磕頭。遠拜則是本村親朋好友之間的互相拜年,隻拜人、不拜祖。無論近拜還是遠拜,主人家都要盛情接待,招待客人到家裏喝茶抽煙,品嚐糖果。對於前來拜年的孩童,要贈給禮品,或糖果一類零吃,或鞭炮一類玩物,或零錢作為壓歲錢。小孩子拜年,總是滿載而歸。至於外村的親戚,則會在此後的初三、初四等日先後去拜年。去時要帶上禮品,表示祝福。拜年時路上碰到熟人,均要拱手作揖,互相祝賀,多為“恭喜”、“發財”一類吉祥語。拜年活動,子孫尊敬老人,長者慈愛幼小、平輩互相尊重、人與人真誠祝願,和諧了人際關係,加深了感情聯絡。“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春節這一天, 春節,家家有酒有肉,雞、鴨、魚等統統上了餐桌,食物格外豐盛。年糕是家鄉過年的一種傳統食物,也叫“油糕”。一般用軟糜黍麵包著棗泥、豆沙團成麵餅,過油炸成金黃色即可食用。或用黃米、糯米等和著豆沙、棗泥等餡蒸食,或者是團成圓餅狀炸年糕。年糕與“年高”諧音,取年年高升的意思,寓意著家庭、事業等一年更比一年高,並且外脆裏嫩,糯軟香甜,吃起來十分可口,深受人們的喜愛。孩子們到村子裏挨家挨戶去拜年,大人們則精心烹製好中午和晚上的飯,一邊看著電視娛樂節目、或打撲克、下棋、玩麻將,一邊等待孩子們回來後一起用餐。
大年初一很快就過去了,年輕人進入了頻繁的走親訪友拜年階段,家鄉稱為“走親戚”。外甥初二要到舅舅家拜年,然後到其它親戚家拜年,女婿初三要到嶽父嶽母家拜年,現在不僅女婿去,閨女外孫也可以一起去。過去可不行,初五以前,嫁出去的姑娘不能到娘家去,說是不能見娘家的神祗,見了就讓娘家人晦氣。其實,這都是男尊女卑思想在作怪。過去,婚姻都是包辦,新婚男女,缺乏感情,新婚女子在婆家呆不住;還有的家庭不和,每到臘月就要生氣吵嘴。不管怎樣,姑娘總想往娘家跑。為了讓姑娘在婆家安心過年,就有了這個規矩。現在,已經絕少有人講究這了。除了初五、初七、初八三天外,其餘的日子都是走親戚的時間。一年四季大家都忙著過自己家的光景,天南海北見一麵很不容易,過年期間都回來了,親朋四友之間的友誼主要靠這時候相互走動來維係和加深。初五俗稱“破五”,一般不出門,日出之前,要清掃室內外,並把垃圾倒在遠處,稱作“掃窮”、“送窮”,就是要送掉窮根、吃掉窮根。下午日落之前,家家都要把“神祗”、神像祭拜後,收藏好。另外,家鄉還有“七不出門,八不回家”的說法。隨著現代科技發展,現代人們的拜年方式也越來越多、越來越繁雜。例如,短信拜年,電話拜年,賀卡拜年,電子郵件拜年,快遞拜年,網上拜年等。新的媒介讓拜年的形式更迅捷、更多樣,不僅節省了時間,可以在短時間內在任意距離的條件下完成拜年活動,而且創造出許多有新意、不落俗套的拜年形式。但借助媒介來完成拜年,畢竟缺乏了傳統意義上的人情味,使拜年顯得更加空洞和形式化。因此,在新興媒介普及的時代,適當地回歸傳統不失為一種對曆史的追溯,是對傳統習俗的尊重,也更是一種脫俗的方式。如果能夠在這種繁雜的形式中別出心裁,更需要鼓勵和推崇。
舊時,每年的正月初十左右,人們會舉辦踩高蹺、舞龍舞獅、鑼鼓、花鼓等各種民間文藝表演,有些地方也叫民間社火,高蹺俗稱“踩拐子”。表演者踩著有踏腳裝置的木頭(也叫拐子),化妝成神話、傳說、戲曲等中的人物或者現代的一些流行人物,在鑼鼓的伴奏下進行表演。 鑼鼓是以鼓、鑼、釵、鈸為主,並以小釵、雲鑼、爆鼓(手持小鼓)為輔助敲擊節拍而進行演奏的一種常見奏樂形式,不用於一般的家庭聚會,而是為迎合婚喪嫁娶等多人聚集的活動,一般用於喜慶節日、迎神、社火以及喪葬伴奏等。 一般為多人合奏,營造一種氣勢恢宏的場麵,具體風格因各地和不同事物而異。舞龍舞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活動,也是用於各地慶典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這項活動從起初的求雨祭祀逐步發展為民間的娛樂活動,發展近千年依然經久不衰,是慶祝豐收等喜慶活動不可或缺的活動。花鼓主要分為三種,低鼓(腰係鼓)、高鼓(胸前鼓)和多鼓(係在頭部、胸部、肩部、腿部等)。敲擊時不僅鼓點清亮,且舞姿優美。它的敲擊套路很多,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
家鄉人過去過年有許多禁忌 ,如正月初五前民間忌掃院、忌洗衣、忌使針。各家各戶的院子裏,鋪了一地放過的紅紅炮紙,像是一地落花,一天半會人們是不會去掃的。即便掃,也隻是掃一堆,不過破五垃圾是不能往外倒的。罵人的話,過年也是犯忌諱的。否則會得罪神靈,在這年事事不順。 除夕晚上,大人們就一再叮嚀孩子,年初一要特別歡樂,不要使小性子,說話要盡說好話。大人禁忌打罵孩子,家庭主婦特別小心謹慎,防止打碎盤碗,萬一失手打碎碗盤,不要說話,悄悄將碎片揀起來,扔到井裏或窖裏。家裏有直係親屬過世,三年內春節不能貼春聯,門楹不能有裝飾,也不可掛紅燈籠。此外在春節走親訪友期間,除了家裏的直係親屬外,不可去親友家裏拜年串門。意思是不能將自己家的晦氣帶給別人,這點是必須注意的。每年過節,出嫁的女兒是要陪在夫家過年的,特別是除夕這夜。如果女兒在娘家過年,會給娘家人帶來不幸。特別是在農村地區,這個規矩是絕對不可違背的。就算是女兒離婚後回到娘家,在除夕這一夜也是不可留下的。 由於獨生子女的普及和傳統習慣的淡化,這種必須留夫家的習慣現在已經慢慢不存在了。 過年期間,隨著現代科學的廣泛普及,一些鬼怪說也相應消失,同時某些禁忌也無所忌諱。有所保留下來的禁忌也多是為了祈福的意味。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過去人們為之奮鬥的吃飽肚子、穿件新衣已不再是奢侈的要求。吃豆腐吃肉、大米洋麵、穿衣穿鞋,已無需啃哧啃哧地費力去做,一個“買”字全解決了。按說人們應該為之興奮、為之振動、為之歡欣鼓舞才是。但人們不知不覺間,卻發現如今的春節,已經越來越遠離過去的影子,徹夜歡騰、爆竹歡鳴的氛圍沒有了,餃子出鍋祭祖後急切品嚐的興致減弱了,街坊四鄰歡笑揖讓不斷的團拜冷淡了,民間自發的社火活動不辦了,親情缺少了,魅力消失了,年味淡化了。大家說:“現在的年有啥過頭?”不得不說,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慢淡化了我們對傳統節日的期待。以前的節日充滿誘惑,是因為各種美味的食品、有趣的活動是平日不可多得的,因此,對節日的期待願望很強烈,對節日的重視也相應提升。而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不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娛樂活動都極大的豐富,在非節日時期就不斷受到充斥甚至過剩,節日這種集中式的歡慶已經得不到期許更不具吸引力。同時,改革開放使國門打開,外來文化不斷來襲,不僅促進了文化的多元,也在不斷消解著我們的傳統文化。特別是在年輕一代的心中,往往對外來節日的過分推崇,反而淡化甚至摒棄了我們的傳統節日。
過去的大年,清淡舒雅,意蘊綿綿;現在的春節,直接簡明,現代時尚。不過,我依然還是覺得,舊時的年味是那樣悠久耐嚼,韻意濃濃。春節,這個帶給我童年無限歡樂、中年無限疲憊的節日,還會帶給我晚年無限幸福的感受麼?(晉能集團四通煤業 馬關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