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笑擊迎年鼓
兒童笑擊迎年鼓
童年的記憶裏,大年三十是農家最忙的一天。但究竟忙什麼,現在回想也說不清,忙得都是瑣事,都是還未煞尾的活兒。背牛草呀,劈柴火呀,摟麥桔呀,墊豬圈呀等等,活兒雖小,一件一件地幹完卻要耗去不少的時間,時不時還有找寫對聯的人,大量的沒有了,就是貼的時候發現這裏那裏缺了兩條,找了塊紅紙讓補上。年三十,最忙活的就是準備年夜飯的家庭主婦了。白蘿卜、胡蘿卜、大白菜、蓮菜……,幾乎凡是過年吃的菜都要洗好,就連蔥、蒜、生薑也要剝好洗淨。過年就是吃,一切的準備工作都要做到前頭。洗完了菜,就開始剁餡了,餃子餡有豬肉的,有羊肉的。刀在案板上寒光閃閃地舞起又落下,叮叮當當的響聲把緊張而又忙碌的過年氣氛推向了高潮。不僅要收拾家人的吃喝,主婦們還要把一家人的新衣新鞋再檢查一遍,漏釘的扣子要趕快釘上。有時到了年三十還有半隻鞋子沒有緔好,就哧啦哧啦地趕。大人們手腳不停地忙個沒完沒了,小孩子們也忙,貼完對聯,堆好火把,忙著整個村子裏去瘋跑。天漸漸地黑了,“除夕”來了。瘋了一下午的孩子們,在大人們的嗬斥下,一一個乖乖地試穿新衣服,誰的新鞋夾腳,母親或祖母則要用鞋楦兒撐一撐,打一打。山裏人也是要守歲的,但沒有收音機,更不要說電視機了,守什麼,守著一窯年畫,守著一窯的溫馨,守著對濃濃餃香的期待。
“除夕”,也就是每年農曆最後一天——臘月三十的夜晚,又叫“月盡”。“除”字的本義是“去”,引申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義是“日暮”,引申為“夜晚”。“除夕”合起來就是明日即另換新歲的意思。起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鬁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古人認為除夕這一天是一個人長一歲的界日(指虛歲),而這個晚上又是舊歲已過、新年到來的一夜。人們舉家歡慶,徹夜不眠,圍坐守歲,辭舊迎新,以求新的一年裏大吉大利,這一習俗即謂除夕“守歲”。除夕之夜,家家吃過“隔年扁食”(餃子),人們就開始“守歲”,有的一晚上不睡,為的是天長地久,益壽延年。除夕之夜,每個孩子都能夠從大人們手中得到壓歲錢。最早的壓歲錢出現於漢代,又叫壓勝錢,並不在市麵上流通,而是鑄成錢幣形式的玩賞物,有避邪的功能。錢幣正麵一般鑄有“萬歲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話和龍鳳、龜蛇、雙魚等吉祥圖案。關於守歲和壓歲錢,還有一個遙遠的傳說:遠古時代有一個被稱為“祟”的小妖怪,它長著黑黑的身子,但手卻是雪白的。每年春節除夕夜,它都要到人間害人,專門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腦門。凡是被“祟”的雪白小手摸過的小孩就會生病,莫名其妙地發高燒,整夜說胡話,等到十幾天高燒退去後,小孩就會變成癡呆瘋癲的傻子。所以,每年到了除夕這一天,家長們都怕“祟”來傷害自己的孩子,就整夜亮著燈,陪孩子一起玩,不讓他們睡覺。這在當時叫做“守祟”。 據說有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愛。為防止“祟”來侵擾,年三十晚上用紅紙包了八枚銅錢逗孩子玩。小孩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後,包著的八枚銅錢就放在枕邊。半夜裏,一陣陰風吹過,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頭,突然孩子枕邊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著逃跑了。於是這件事傳揚開來,大家紛紛效仿,在大年夜用紅紙包上錢給孩子,祟就不敢再來侵擾了。當時,人們把這種錢叫“壓祟錢”。因“歲”與“祟”諧音,日久天長,“守祟”後來就慢慢變為現在的“守歲”,“壓祟錢”也被稱為“壓歲錢”了。為了過個“早”年,剛交子時(半夜)或更早點,人們便競相在自己家院子裏點燃旺火,爆竹齊鳴,煙花綻放,老年人淨手、祭祖、接神、接灶,整個村子便淹沒在一片此起彼伏的爆竹聲中。當新年的鍾聲敲響時,各家的餃子也下鍋了,人們圍坐在餐桌前,盡情品嚐剛出鍋的熱騰騰的餃子,滿屋子便彌漫在撲鼻的香氣裏。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個家庭的除夕之夜都有了新的內容。特別是“春晚”的興起,使人們的除夕之夜“守歲”變得更開心、更熱鬧了。
家鄉人過去有一句豪邁的俗話:“寧窮一年,不窮一天。”無論在多麼困難的時期,大年三十的這頓餃子說啥也不能少。還有一句溫馨的俗話:不管窮窮富富,都要團團圓圓。家人無論在千裏萬裏之外,大年初一之前也要趕回來,目的就是全家人一塊吃這頓餃子。餃子是年輕人的叫法,上年紀的人都叫它扁食。發明餃子的人是東漢的醫生張仲景,開初不是食品而是藥品。張仲景是個好醫生,不但醫術高超,對病人的關心也令人感動。在行醫實踐中,他發現有些苦藥病人很難吃下去,大大地影響了治療效果。於是他就想了個辦法,把這些藥研成麵,包進麵皮裏煮熟了讓病人吃。結果不但病人喜歡吃,沒病的人也喜歡吃,隻是把裏邊包著的藥換成了餡,於是就出現了餃子。不過,當時還不叫餃子,而叫“嬌耳”,因其形狀像嬌小耳朵。後來才叫成餃子,並還為此專門造了這個“餃”字。“餃”字是個形聲字,右邊的“交”字繼承了嬌的讀音,左邊的“食”字旁則確定了其食品的性質。由此可以證明餃子的古老程度和普及的程度。
和山下的襄汾、絳縣等富庶地區相比,家鄉的餃子更香。不是這裏的麵粉精、餡兒鮮、手藝高,而是因為吃得少才覺得好。河底是個幹旱少雨的苦焦地區,年饉饑荒較多,吃飯問題一直困擾著祖祖輩輩的家鄉人。平日裏棒子麵窩窩頭填飽肚子都不錯了,那吃餃子簡直就成了人們的一種奢望,除了正月初一這樣特殊的日子,平時想也不敢想。因為餃子是稀罕物,平時很少能吃到。因為少吃,所以多香。既然是稀罕食物,又吃在關鍵時刻,所以就格外地重視。不但做時重視,就連準備時也重視。為了這頓餃子,主婦們個個提早就開始準備。夏天收麥時,把最好的小麥放在甕甕裏備磨;年前磨麵時,把頭籮子麵隔出來盛在罐罐裏備用;深秋砍高粱杆時,把杆杆最長最白最淨的撿出納成篦子作為盛盤。至於說主打的蘿卜、調餡的花椒大茴、提味的香油紅蔥、吃餃子時用的細盤小碗,則早就準備妥貼了。包餃子工序繁,用人多,必須全家總動員,老少齊上手。當炕上放一塊大案板,事先和好的白麵被扭扯成一個個均勻的小麵球,一家人圍在邊上,男的擀麵皮,女的包餃子,老人則一邊燒水一邊搗蒜,沒有一個閑著的。妯娌姑娘多的,那就更加紅火了。女人們一邊包餃子,一邊拉家常,隻要提起個話頭,張三家的好處,李四家的壞處,上莊裏的新聞,下院裏的醜事,就能被她們反反複複議論個遍。嘴上雖然不失閑地說著,手上卻暗地裏比較誰包餃子形狀巧,速度快,皮兒旋得薄,餡兒分得勻,都不想落下個拙名聲。碎娃娃愛表現,愛讓人誇,隻要有誰一表揚,幹得就是個勤快,累得鼻子疙瘩都掛上了汗珠,就是不歇工。有誰說一句什麼逗趣話,那怕是咳嗽一聲,或者打一個噴涕,一家人都會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在這包餃子的過程中,婆媳間的矛盾、妯娌間的隔閡、姑嫂間的恩怨、父子間的疙瘩,都在這融洽的氣氛中迎刃而解了。雖然大家都忙活,但人人心情都舒暢。
可惜的是吃餃子也會產生矛盾。矛盾出在哪呢?不是出在別處,而是出在餃子餡裏頭。家鄉人有個鄉俗,在正月初一的餃子裏提前包點硬幣,以此來測算人的財命,誰吃出來就說誰有財運。這本來是個好事情,但總能成為是非根子。問題就出在孩子上。小孩子不懂事,吃出來的就高興,沒吃出的就喪氣;高興的就忘情地樂,不高興的就由不得哭。男主人當下就不高興了,說:“大正月你哭什麼?”女主人則不這樣,悄悄地尋找“有內容”的餃子安慰那些孩子。盡管她們在包的時候做了記號,但真要尋時且不容易。先是一盤一盤地細細看,後是一個一個地用筷子紮,好容易尋到了,餃子也大多被紮爛了。總以為這下把問題解決了,誰知這才把問題挑開了。紮的出硬幣的麵額比前麵的小,這個孩子還要鬧,嫌自己不如人;紮的出硬幣麵額比前麵的大,那個孩子也要鬧,嫌別人超過自己了;就是前後一樣大,兩個孩子還要鬧,後麵的說自己的比前麵的新,前麵的說後麵的“耍哭哩,做假哩,算不上數。”非鬧到當家男人終於忍不住罵開了為止。男主人一開罵,孩子不敢吵了,大人又吵了。女人嫌男人沒疼心,大過年就開始罵孩子;男人嫌女人沒原則,硬硬把孩子慣壞了。你一句,我一句,說著說著就離了譜,前三皇,後五帝,陳年的舊事全部翻起,多年的積怨一齊抖出。兩個老人終於看不下去了,老漢罵兒子,老婆勸兒媳,罵完了,勸畢了,領著孫子出門了,隻留下當事的兩個人洗鍋涮盤子。開始兩人還瓦著黑臉,生著悶氣,相互誰也不理誰,但做著做著就忘記了,說也有了,笑也有了,大年初一誰還有個真計較。至於為啥正月初一扁食裏頭包麻錢,這裏頭有個故事。相傳從興起正月初一吃扁食以後,由於社會貧富不均,窮人到時吃不上扁食,盡管人都祈求財神保佑,可財神爺卻是個扶富不扶貧的家夥。因為窮人祈求的時候是幹蹭哩,連口清水米湯都供不起,富人祈求的時候,雞、肉、魚、鴨,擺一大桌,好酒好茶擱一攤,於是,財神爺就有了自己的“傾斜政策”,結果吃不上扁食的人終究吃不上。有個無名小神叫毛咀神,性格耿直,對於財神爺量賄賜財的做法極為不滿,可自己在眾神當中,無職無權,說話無人聽,怎麼辦?他采取“偷”的辦法,“偷”出扁食再送給窮人。這一年,臘月三十晚上,幾家大財主提前把初一的扁食捏好了,隨後擱到案板上,用新籠布一遮就去睡覺了。第二天煮扁食時,掀開籠布,卻是空案板。可有的窮人,初一早晨起來後,發現原來的空案板上擺滿了扁食。當即高高興興地煮著吃了,有的先燒香感謝財神爺。聽到窮人的“感謝詞”,財神爺十分納悶:我啥時候給過他們扁食啊? 這當兒,正好有耳報神前來報告,說不少財主家丟了扁食,請問怎麼回事? 財神爺頓時醒悟了,斷定有其他神從中搗了鬼。那麼是誰幹的呢?開始,他還想到玉皇大帝那兒去告狀,後來想到自己身子不幹淨,怕暴露了自己的受賄罪,就私自暗中偵察,終於把真像弄清楚了。整治毛咀神,對財神爺來說,根本不在話下。一是造他的輿論,說他毛手毛腳的,能幹個甚?隻能胡混,搞臭其名譽,堵死升官的路子;二是給財主們托個夢,叫他們往後包扁食時,給裏麵包個錢幣,他就偷不動了。結果弄得毛咀神在眾神中的印象越不勝以前了,想給窮人偷點扁食吧,搬不動了。財主們自從發現這個巧門以後,互相宣傳、互相效仿,時間一長,富人也好,窮人也好,凡能包得起扁食的人家都這麼幹起來。並且流傳這幾枚錢幣,誰先吃出來,誰的福氣就大,逗得娃娃們肚子撐圓了,隻管搶著吃。現在的人正月初一吃扁食包錢幣的風俗依然很盛行,不過不是怕毛咀神,而是心理上自測自慰和自娛罷了。
接下來,我還要說一說旺火。家鄉人稱“旺火”為“打火把”。據考證,打火把應該是舉著火把遊行的儀式,基本認定和遠古部落祭日活動有關。由此,我們可以想象到遠古的時候,赤身裸體的先人,舉著火把載歌載舞的場麵。打火把的的習俗和名稱,很可能由此而來。到了後來,雖然變成了一堆旺火,但代代沿襲下來的名稱卻沒有改變。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的形式基本是一致的。就是用樹木或柴草或煤炭,架起一堆旺火來,再置以鬆柏樹枝,在大年淩晨迎神時點燃。關於其功能的說法,也有種種版本。據說是為了驅趕年獸帶來的不祥,燃放炮竹也是同樣的道理。但鄉村裏許許多多的人是不知道這些的,既然祖祖輩輩傳下這樣的規矩,那是沒有必要去追究去改變的。到了現在,打火把已經失去它原先的意義,最主要的就是烘托年的氣氛。火旺人也旺,打火把既然是過年的一個重要的儀程,一般的人家都是要刻意準備的。準備柴禾、點燃火把一般是男孩子的事情。誰家男孩子多,火把堆得就高些,那年火也就旺了許多。記憶裏的年三十晚上,火把總是熊熊燃燒著,火焰竄得老高老高,火光燭天,一片明亮。燃著的鬆柏樹枝,劈裏啪啦地歡叫著,濃鬱的鬆柏香味彌散著、飄蕩著,熏得人快要醉了。心裏的那份滿足、那份快樂、那份幸福,幾乎就要從嗓子眼裏溢出來了。沒有男孩,隻有幾個丫頭,那家人的心情就冷淡了許多,甚至懶得連炮竹也不放一個,更不要說點燃火把了。男尊女卑的觀念,過年時體現的尤為突出。
山裏人守歲不叫守歲,而叫熬年夜,據說熬過年夜,一年的苦就熬完了,明年就會一年順利,一年幸福。吃過年夜的餃子,大人們還在忙,孩子們一個個迷糊得眼都快睜不開了。主婦們張羅著讓孩子們去睡覺,把新衣、新鞋一樣一件地擺在枕邊,把忌諱的事,小心的話叮囑了一遍又一遍。還要收拾供品,把鞭炮放在爐窩裏,怕萬一受潮響聲不脆。在大人們晃來晃去的身影裏,孩子們帶著焦急的渴盼和無法驅趕的疲憊,一點點沉入了夢鄉。
那是一年中最好的夢,色彩斑斕,鼓炮齊鳴,吹天喜地,人神共舞……。擁著這樣一個好夢,等著新年降臨。有時在夢裏還笑,笑得把自己都驚醒了,看看窗外依然一片漆黑,大人們還在忙碌,孩子們就安心地繼續做他們的好夢去了。
午夜剛過,不知哪家手閑圪落癢,早早就將旺火點燃了,劈裏啪啦的鞭炮聲驚醒了全村人剛剛開頭的好夢。反正睡不著了,索性湊個熱鬧吧。於是,東一家,西一戶,這一堆,那一簇,趕趟兒似得爭先恐後點著了。一霎時,旺火燃起來了,鞭炮響起來了,焰火亮起來了,家家戶戶鞭炮齊放,燈火通明,迎春奏鳴曲就這樣轟轟烈烈、熱熱鬧鬧地奏響了!(晉能集團四通煤業 馬關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