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言傳,丹心熱血沃新花
個人簡介:
王德魯,1978年11月生,山東鄒城人,博士、教授。擔任經濟與管理複雜性研究所副所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通訊評審專家。2009年12月,破格晉升副教授;2013年12月,破格晉升教授。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4項、廳局級項目5項,發表並被SSCI、SCI、CSSCI收錄論文40餘篇。
自2005年任課以來,連續10年本科教學質量綜合評價“優秀”,並獲得百佳教師、學校或學院優秀教學質量獎;主持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與教學改革項目3項,發表教學論文4篇;指導研究生30餘名,多次評為校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
科研達人,達治學臻境
高爾基曾說過:“如果學習隻在於模仿,那麼我們就不會有科學,也不會有技術。”王德魯正是一位在科研道路上永不止步的學者。
值得一提的是,王德魯老師先後“破格”晉升副教授和教授。這意味著要在更短的時間內達到甚至超過正常晉升所要求的教學和科研成果。因此他在這其中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也是旁人所無法想象的。回憶近10年來的科研生涯,王老師感慨頗多:“之所以取得這些成果,首先必不可少的是對科研的熱愛和興趣。除此之外,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努力和毅力。通常情況下,寒暑假除了短暫的出去散心和參加學術會議的時間,我大都會在辦公室閱讀文獻和開展相關課題研究工作。放假時間,與其在家閑著,不如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對於工作,王老師一貫的信條就是盡職盡責。他認為,無論什麼事情,隻要去做了,就一定要認真的做好它,然後在自己的能力範疇內,再去努力一下,完成自己的目標。正是王德魯老師這般嚴謹治學、一絲不苟的科研態度,讓他取得今天的成功。
即便如王老師這般有激情,也同樣會遇到自己的“瓶頸期”。“當時我研究生畢業離開原來的科研團隊,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礦大管院的主流研究方向與我原來的研究方向有很大的不同。這需要我一點點得去適應。”他回憶道,“我非常感謝我的博士生導師宋學鋒教授、聶瑞教授以及複雜所的各位老師,是他們指導、鼓勵和關心,幫助我走出困境和迷茫,使得我能夠逐漸轉換研究方向,融入到管理學院的優勢學科和研究團隊。”
不懈的努力,讓王德魯老師突破自己,在科研的道路上愈走愈遠。
教學相長,做人才的“搬運工”
“其實我對學生的要求相對來說是比較‘鬆散的’。”課堂上,他很少一直站在講台上講課,而是經常在教室的過道裏講授課程。“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可以隨時觀察學生的課堂反應,及時與學生溝通交流,與他們融合在一起,縮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
在教學的過程中,王老師又別具匠心的將自己的科研發現與課程知識結合在一起。“每天早上,我八點左右就到辦公室開始備課。備課的過程中,我需要針對學生的專業特征,尋找合適的案例,考慮案例是否新穎?難度學生能否接受?這樣才能在課堂上抓住學生的眼球,激發他們的興趣。”在王老師看來,學生的興趣需要老師適當的引導和激發。
除此之外,在課前,他會先將上課所講內容在腦海中排演一遍,預想到各種可能會發生的問題,進而做好萬全的準備。假若上課的時間在下午,學生較為疲憊,王老師就會將講課內容作出適當調整,先拋出案例,引起學生的探討興趣,以免太過枯燥。課後,王老師還會與同學交流,了解學生的接受程度,以便適當調整教學方案。
“字斟句酌細推敲,拈精撮要費咀嚼”。隻有在真正了解後才會發現,一位老師身上所擔的責任遠非我們所想。短短兩個小時精彩的課堂卻要花費老師數倍的時間與心血。
別具一格,大學三步走
對於大學的學習,王德魯老師有著獨特的見解。他認為大學學習應該分為三步:大一時的“學而優”;大二時要明白“學而優則用”;到了大三、大四則要“學而優則創”。
所謂“學而優”,就是踏實打好基礎,深刻理解每一個知識點。王老師解釋道:“我們要正確的對待學習,現在很多人把學習看的太過功利化。對於知識,我們真正弄清楚每一個概念,並將其不斷融入自身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體係之中。而不隻是為了分數、為了獎學金去學習。”
既然學會了就要學著去用,認真的踐行,嚐試並努力解決當前中國企業管理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和難題。就像王老師致力於科研,這就是一種實踐。這便是“學而優則用”。
學習的最高階段便是“學而優則創”。王老師一直強調我們應該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王老師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就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這才是我們學習專業知識的意義所在。
三尺講台存日月,一支粉筆寫春秋。王德魯老師身體力行,授之以漁,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所熱愛的科研事業與學生身上。從青春年華到而立之年,十年如一日,懷著對科研的熱愛與對教育的忠誠,踏出人生亮麗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