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祖波:既立承諾,必當有聲
既立承諾,必當有聲
任何承諾,不管講談上何等精彩,繪畫中何其振奮,在承諾之後而不予理會、不去操心,甚至抱著一時感覺爽快的心態去對待,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在市井百姓中傷害的是彼此間的友誼,於政府部門而言折損的則是幹群間的親密關係。特別是後者,對其細細03manbetx ,其實這並非是一碟小菜這般簡單。這與正風肅紀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對照群眾路線活動主旨也是背道而馳的,應引起足夠重視。
既言之,則行之,這是一直以來顛撲不破的普遍真理,不容置疑或者耍賴。在我們優秀民族文化中,許諾而踐諾的典故有很多。秦國的商鞅變法時,為表達改革之決心,商鞅立木為信,城門外的大木頭,誰能搬起來並挪到別處,必賞金五十,果不其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真有人搬動木頭了,商鞅也隨即賞金五十,商鞅說到做到,讓百姓看到了自己為秦國改革變法的決心;漢朝季布則一諾千金,誠心交友,後來得罪漢高祖劉邦,在危難之際仍得好友攙扶;再往前,就是最有名的曾子殺豬的故事了,人所共知,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國學課程中都有這些典故,連小朋友們都曉得。在如此特定文化滋養下,誰要說:不知諾言是何許也?不懂誠信是什麼?這是完全的不可理喻與違心。對此,筆者也想請問一下這差勁的、不可理喻的、違心的大先生:您好,先生!您上學了沒?您上得是什麼學?
信任是從長期的點滴行動中被證明出來的,說到必須做到,毫無退路。依照法律製度亦或道德文明要求,我們每一個人都應心中常想這樣的問題“我答應別人的事做了沒?我打過的保票辦成否?”若實現了,則皆大歡喜,大言之,稱您是“君子之品”美譽。百姓話,說您是“可交心的人”之肯定;同樣的,我們政府部門特別是為民辦事窗口,也應想想這些問題,真誠的求取這方麵的經。不可小覷的是,我們仍有極個別的部門:對百姓訴求隨口說上一句“這事馬上向領導反映;這事馬上轉交相關部門受理,到時給您答複”此種服務看似熱情,群眾也滿意離去了,可以後呢?以後的辦理結果卻石沉大海、杳無音訊。這壓根就沒有實現承諾,常有老百姓抱怨道“能辦就能辦,辦不了吭個聲,不行嗎?”這是沒有實現承諾的體現。冷靜思索一下:不管怎麼辦?這些失諾的部門,也包括一些窗口,所代表的是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量,答應的事還是要千方百計的去協調、去推動,或許碰到了硬骨頭或者是大釘子,但我們各級部門有的是方法和點子。該督辦督辦、該會商會商、該專案專案、該報分管領導批示,那就抓緊報!問題是能解決的。隻要心中高懸莊嚴的國徽,惦念著服務宗旨,哪有政府辦不成的事。
總而言之承諾就是就是真真正正、誠心誠意的在落實環節上實現擲地有聲。古往今來“凡事成於實,敗於虛;成功緣於幹,毀於躲”這是最為寶貴的警示,所有公務人員亦或普通群眾,都應謹記這個警示、都該讀懂這個警示。畢竟任何行動,究竟做的怎樣?百姓看得最清楚、百姓評價的最公正。美麗的承諾終究要落實到流汗之中、體現於俯身前行之處,立的承諾才會擲地有聲直到開花結果。
在當前正風肅紀和反四風等高壓態勢之下“既立承諾,必當有聲”則顯得更具意義了,這是執政為民之使然,政府服務宗旨所決定。言之必行,行之必果,隻有這一條路。要知道這條路,如果精細長久的走下去:那喜好耍太極、搞變通、看風向、老好人、無作為的情況,久而久之也就無路可走了。
“既立承諾,必當有聲”需時刻撞擊心靈,朝夕踐行。(作者:萬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