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波:官微頻爆“意外”暴露網絡監管缺位
官微頻爆“意外”暴露網絡監管缺位
近期,由“刺死辱母者”案引發的關注不斷升溫,小到一般民眾大到大網大報都發表文章表明自己的觀點,其中,由濟南公安官微發布“毛驢懟大巴”的觀點在眾多觀點中卻顯得格格不入,字裏行間明譏暗諷,引起的民眾的強烈反感。在處理這起“意外”“公關危機”上,濟南公安倉促回應的“臨時工”所為的結論更是讓廣大民眾義憤填膺,紛紛招致網友的口誅筆伐。在信息時代,網絡監督下施政本應是官員工作的“新常態”,但官微“意外”事件頻發,凸顯網絡監管方麵的缺失。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中國官方的信息交流逐漸被政務微博、政務微信所改變,通過“網絡問政”的新形式,成為政府發布信息、了解民意、彙集民智和官民互動溝通的重要平台,並被坊間視作進入“雙微時代”。但不管是官方微博也好,政府網站也罷,存在的意義是承擔起信息時代與民眾溝通交流的橋梁之責,成為民眾表達訴求、遠程辦事的高效渠道,而不是淪為“趕時髦”的花架子,關鍵時刻還成為懟廣大民眾的利劍。“烏龍事件”頻頻上演,大多都是微博監管製度滯後的人為事件。
官微“意外”事件發生,官方的處理方法一般有兩個。一個方法是宣稱官微被盜號,把責任推給網站的廠家和黑客;另一個方法是宣稱發布信息的並非公職人員,把責任推給“臨時工”。輿論時,把主要責任拋給其他人,自己僅僅承擔一些不痛不癢的次要責任。輿論後,說不定連不痛不癢的次要責任都不需要承擔,就這樣堂而皇之的糊弄一下就過。信息時代,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豈是那麼好糊弄,這兩招在以前“意外”事件處理中雖屢試不爽,但現在卻讓民眾嗤之以鼻,也進一步說明了官方的權威性正在逐步削弱。
官微作用應是承擔責任、真誠溝通、速度第一、係統運行、權威證實,而不是亂上添亂,發表失當言論,發了錯還推卸責任,把整個事件的處理推向一場公關災難。前有麗江公安局官微指責麗江被打的女遊客“放蕩”,怒懟網友“你最好永遠別來”;現有濟南公安局官微高呼情感歸情感、法律歸法律,怒懟網友“毛驢懟大巴”。相似的發布機構,相似的處理流程,相似的輿論導向,南北之遙處理問題如此相似,隻能說明相關政府部門在輿論麵前缺失公關能力,缺乏公關素質。
製度的缺乏可以加強資源協調、保障和監管;人心的放縱那就隻能使官微的權威大打折扣。先進的技術不一定都能伴生先進的文化。關鍵在於使用技術的人的素質。通過官微這樣的公共平台發表具有明顯個人感情傾向的言論,逞一時之快,導致官方說話失語,形象失態,舉止失範,反映出基層某些官員的官德不修以及監管方麵的缺失。
官微代表著官方的立場和態度。每一次“發言”都需要找到靈活表達與理性負責之間的平衡點,既活潑自如,又客觀嚴謹,既富有激情,又不失理性才能取信於民,服務於民。官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琥珀)
姓名:王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