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大核心理念為支撐,邁向網絡強國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常態要有新動力,互聯網在這方麵可以大有作為。”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擘畫出網信發展的宏偉藍圖,吹響邁向網絡強國的錚錚號角。並明確提出了“建設網絡良好生態,發揮網絡引導輿論、反映民意的作用”的具體要求,為我們推進網絡強國建設、促進網信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世界因互聯網而精彩,生活因互聯網而豐富。網絡社會是新的人類社會形態,形成了新的人類社會結構,是新的人類文明體係。麵對這一新的體係的形成,如何認識、適應、運用與發展則又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以人民為中心。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網民規模達7.31億。其中手機網民6.95億,增長率連續三年超過10%。網絡廣泛的覆蓋性、參與性使得網絡與人民天然地耦合在一起。因此,要切實依靠群眾,要學會通過網絡了解民生民意,同人民分項網絡發展成果。同時,要聚英才而用,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為網絡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以強國為要務。網絡強國戰略是黨中央製定的重要國家戰略,網絡文明的構建,必須要有一整套完備的網絡文明體係為保障。中國網絡飛躍發展的過程中,“互聯網+”蓬勃發展:“互聯網+醫療”,讓群眾治病天涯變咫尺;“互聯網+製造”,助推產業升級,實現智能製造;“互聯網+尋親”,借助大數據,幫助失蹤兒童回家;網絡大數據助力脫貧攻堅,成為決勝全麵小康的新杠杆;G20峰會彰顯大國擔當;實施網絡治理法治化,實現網絡環境風清氣正,網絡安全保障的藩籬不斷紮牢,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獲得國際社會廣泛讚同。
以政府為先導。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全麵開啟,政府通過利用公共資源和公共權力提供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同時,要加強正確的輿論引導,加強技術革新,掌握我國互聯網發展的主動權。
以法製為基礎。秩序是一切良性社會存在的基礎。“互聯網時代的全麵開啟,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對中國社會的輿論生態產生了變革性影響。曾幾何時,怨氣、戾氣充斥於網絡空間之中,濫言、謠言令網民防不勝防,和諧良性的網絡環境成為網絡大眾一致的期望。由於網絡社會的廣泛性、空間性,傳統的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必須要以法律作為構建網絡社會秩序的基石,切實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維護網絡完全。
牢牢把握“人民、國家、政府和法律”四大核心理念,抓住網絡發展重大戰略機遇期,使中國網信事業勇立潮頭、踏浪前行,逐步成長為網絡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