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發電分公司節日裏的改造先鋒
五一假期,河津發電分公司2號機重大改造現場,人頭攢動,機器轟鳴,觸摸不到一絲節日氣氛。30餘名業務骨幹咬定安全、質量和工期的控製目標,擼起袖子加油幹,一曲曲勞動讚歌在節日裏回蕩!
超低排放改造引風機項目是高空作業聚集地,鍋爐點檢員寧曉鵬時刻揣著一顆“安全心”。4月30日,一名外包工引起他的緊張——三根引風機水平支撐粱呈H狀布置,這名外包工腳踩H的一邊,正欲解開掛在安全繩上的安全帶,通過虛搭著、上方沒有安全繩的中間粱,走到H的另一邊,進而調整中間粱。危急之下,他不敢大吼,而是急步爬上去,利落的掛上安全帶,小心翼翼接近這名外包工,勒令他立刻停工。嚴厲的批評考核後,又因地製宜落實了改進措施。三下五除二,他便化險為夷。
在發變組保護改造現場,高2米的端子接線圖從櫃頂垂到櫃底,繼儀班副班長蘇江武看的出了神,他正在對線、接線。雖然隻有三麵保護櫃,但新增電纜就多達128根,14芯、4芯、2芯,各種規格讓眼花繚亂,每麵櫃接線端子更是幾百個之多。為了避免接錯線返工,為了確保改造質量,於電子間和下方電纜夾層之間穿梭了多少回,他自己都記不清楚了,對著接線圖檢查核對了多少回,他也記不清楚了,銘刻心間的隻有質量萬無一失的目標。
汽輪機DEH改造現場,儀控班長梁衛正在絞盡腦汁榨幹工時裏的“水份”。主機輔助油泵等設備原控製方式是“順控櫃—硬接線—保護櫃-MCC”。5月1日,勤謀善思的他,盯著硬接線這一中間環節,做起了“節時”文章。“網絡取點方式同樣可以實現硬接線的功能,而且還能節約新增300米電纜的兩個工日,何樂而不為呢?”這個想法得到了專業一致認可並付諸實施,巧妙的把DEH改造儀控工期摳掉了一天。這一天在改造後期比黃金還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