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煤集團成莊礦:一“提”一“降”打開自主創新效益源
麵對當前嚴峻的煤炭市場形勢,晉煤集團成莊礦以創新引領改革,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大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鼓勵員工立足崗位自主創新,充分挖掘發展潛力,用一項項實用、可行的小改小革“點石成金”,真正打開自主創新效益源。
自製風動剁斧改造提工效
礦井受潮濕環境等因素影響,井下一些管路或器具上的螺絲嚴重生鏽,普通工具無法拆卸的情況下必須使用剁斧強行將螺絲切開,因此剁斧就成為井下生產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常用小器具。
當前,該礦井下生產隊組所用剁斧,均選用割煤機截齒等比較好的鋼材用作斧頭,與鋼管焊接將其加工成剁斧。工作時,需人工用力敲擊生鏽零件,才能實現對所切處的有效分離,比較費時費力,且擊打過程中容易產生火花,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為了提高工作現場安全性,該礦綜采二隊技術人員王建兵琢磨怎樣通過技術革新將這個小工具實現自動化。說幹就幹,他根據現場工作經驗和設備原理,將手工剁斧和井下風鎬結合起來,利用風動原理對風鎬頭進行改造。選用大采高所用切煉器上硬度較高的切刀,將切刀焊接到風鎬尖上,焊接好後的風鎬對生鏽螺絲進行切割輕鬆省力,且風動錘擊幅度小頻率快,不易產生火花,錘擊兩至三下就能快速完成拆卸工作。
“小王自製的風動剁斧使用起來真方便,拆卸生鏽螺絲更快、更安全,現在幹活輕鬆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剁斧技術改造給咱們工作帶來了這麼多便利!”綜采二隊員工李建國開心地說。
“零成本”簸箕發明降成本
近日,該礦物業管理中心員工小趙的一個新發明被環衛工視為“寶貝”,人人都搶著要得到它。據記者了解發現,這個寶貝就是他們手裏每天打掃衛生時用的簸箕。
室外環衛作業中,正常規格的簸箕容量小、敞口無遮擋、簸箕材料多為不鏽鋼材質,濕水易腐爛鏽蝕。室外作業過程中垃圾多為樹葉、塑料製品、白色垃圾、積雪及灰塵等,垃圾入桶後,造成“前腳掃後腳飛”現象,不僅二次汙染,耗費工時,且過度的簸箕損耗極易造成單位日用品成本的支出過量。
該礦物業管理中心環衛工小趙在偶然的情況下看到淘汰廢棄的阻垢劑桶,阻垢劑桶體積大、材料厚實、輕便、耐腐蝕、易清洗,她突發奇想的想到了平常自己用的簸箕,是不是也可以用這個代替呢?而且廢舊物品回收再利用更能體現它的價值。小趙在該桶靠近開口三分之一處用裁刀將其裁成傾斜麵,底部剪裁需平整且與地麵保持平行接觸,方便垃圾入桶,簸箕把手采用廢舊簸箕把兒,拆下後將其用螺絲固定於阻垢劑桶三個方向,即可使用。
目前,此項小改造已廣泛應用於該礦日常環衛工作,由於屬零成本改造,可真正實現廢物的循環再利用,每年單單此項改造可節支1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