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提升工資——祁南礦技術比武側記
8月15日,立秋的天氣依然很熱,暑氣還保持在盛頭上,灼熱的陽光盡情地灑在廣袤的大地上……
下午4時,祁南礦實操基地和機修廠人聲鼎沸,熱鬧異常。該礦在這兩個地方開展機電維修工實踐操作技術比武活動。
“前兩個月培訓學習,我不但掙到了錢,業務技能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這次比武我一定好好的發揮,確保進入前三名,多拿點獎勵。”在實操基地,參加綜掘機維修實操比賽的選手張恒自信的說。
此次技術比武本著“高標準、嚴要求”的原則,設置了模擬崗位安全確認、故障處理環節,全麵客觀的考察眾位選手的技術素養。在處理故障環節,由礦上的技術大拿現場設置2至4個故障,選手在規定的時間內處理完故障,並通電檢驗設備正常運轉。上一位選手結束比賽,技術大拿隨機為下一位選手更換故障點。另外,采取現場評價、現場打分的方式,確保了比賽的公平公正。
職教辦負責人介紹說:“開展此次比武,主要是檢驗前兩個月實操培訓效果,切實將學到的東西用到實際工作中去。也是給他們搭建一個練兵的平台,在學中幹、幹中學,提升實操技能,努力解決‘書本查不到,現場急需要’的技術難題,最大限度提高職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為了提高職工學習積極性,這次技術比武提高了獎勵標準,第一名1000元,第二名800元,第三名500元。選手按照抽簽順序依次參加比賽。
“第一個故障是鏟板不自鎖,通過調整平衡閥排除故障;第二個故障是截割機構不能升降,調整進出液壓管路。通電後,綜掘機運轉正常。”綜掘機維修工孫雷大聲報出了故障並很快的排除了。“好的,故障排除正確,用時15分30秒”。隨著裁判的現場評價,三號綜掘機維修工孫雷結束了比賽。
“故障未在規定的25分鍾內處理完畢,這位選手不會有好的成績,拿不到獎勵了。”在機修廠電鉗工比武現場裁判崔家才小聲的自語。
“這些故障都是平時在工作中經常能夠遇到的,也是此類開關常出現的故障,能把這些故障搞明白,順利排除掉,那你就是技術‘大拿’。”高級技師顧軍看著選手認真的說。
筆者看到一名選手熟練的進行崗位安全確認,在處理故障環節中,現場環境安全確認、驗電、放電、閉鎖掛牌每一步都操作嫻熟,鉗子、驗電筆、螺絲刀在他手中運用自如,測量線路、緊固螺絲、調整參數詳細查找開關的每一個細節,通過多次通斷電,很快的查找出了故障,並在規定的時間內順利的排除了。
筆者隨口問了一下顧軍:“這位選手是誰,我看挺厲害的。”“我的徒弟,他在前兩個月的學習期間,自己獨自修理4台開關,獎勵800元,他上個月的工資比我的都高。”顧軍笑眯眯的說。
在賽場外,剛參加完電鉗工技術比武的劉偉對筆者說:“我的同事都羨慕我能參加這次技術比武,不但有機會拿大獎,掙外快,而且還能同其他選手交流現場處理問題的經驗,提升業務技能,以後在處理開關故障時,將會得心應手”。
參賽選手劉凱看到牆上掛的標牌感悟的說:“你們看,那塊牌版上寫的是‘知識改變命運、技能成就未來’,依我看應該是‘學習增長技能、技能提升工資’,大家說對不對。”大家笑著回答說:“還真是這樣呢,實在。”
據了解,為了不影響正常的工作,礦職教辦利用每天下午四點至六點兩個小時的時間進行比賽。此次的技術比武將持續六天才能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