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傳統文化——中礦大安全學院憶長安溯源團誌願者探訪茂陵古跡》
“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傳承民族精神!”是新世紀中國學子秉持的信念。8月26日,為傳承、發揚中華民族曆史上的優秀傳統文化,中國礦業大學安全學院憶長安溯源團前往茂陵,進行實地文化調研。
茂陵是漢武帝劉徹的陵墓,位於陝西省鹹陽興平市。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茂陵於建元二年(前139年)至後元二年(前087年)間建成,曆時53年。陪葬墓有李夫人、衛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1961年3月4日,茂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08月,包括茂陵在內的29座漢唐帝陵被列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關中腹地、涇渭之交的鹹陽原,是西漢皇陵的主要集結地。西漢王朝,凡214年,曆經11位皇帝,建陵11座,有9座位於鹹陽原上,其中最為顯貴的有五陵,即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和昭帝平陵。這五陵當時均建有陵邑管理,故將其稱為“五陵原”。古詩中有“五陵年少爭纏頭”,“五陵裘馬自輕肥”的記述。茂陵位於今陝西省興平市東北,東西為橫亙百裏的“五陵原”。西距興平市12公裏,東距鹹陽市15公裏。其北麵遠依九嵕山,南麵遙屏終南山。傳說漢武帝劉徹在一次打獵的過程中,因在茂鄉附近發現了一隻麒麟狀的動物和一棵長生果樹,認定茂鄉是一塊風水寶地,於是下詔將此地圈禁起來,開始營造陵墓。此地原屬漢時槐裏縣之茂鄉,故稱“茂陵”。 下午暑期實踐團成員分組在遺址內進行問卷調查,並派發精美礦大紀念品。
一個國家、民族複興的前提是文化的複興,此次實地調研讓暑期實踐成員們接觸到中華民族曆史上的譜寫的優秀文化,各族人民勞動者的傑出成就,並且為後期工作展開奠定了基礎。同時在活動期間的文化宣傳也讓許多的人了解文化的魅力,共同加入宣傳傳統文化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