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傳統文化——中礦大安全學院憶長安溯源團誌願者探訪乾陵古跡》
“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傳承民族精神!”是新世紀中國學子秉持的信念。8月26日,為傳承、發揚中華民族曆史上的優秀傳統文化,中國礦業大學安全學院憶長安溯源團前往乾陵,進行實地文化調研。
乾陵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的陵墓,位於鹹陽城東北 55 公裏處三原縣陵前鄉侯家堡。李虎曾助北周伐東魏有功,封為柱國,死後追封為唐國公。李淵建立唐王朝後,於武德元年 追尊李虎為太祖景皇帝,增修陵園,稱永康陵。陵墓高7米,底部周長430米。墓南尚存刻字華表、石獅、石人、石天鹿等具有初唐風格的石刻。永康陵前神道的石獅(現存西安碑林博物館),胸部壯碩,淺刻紋飾,與隋代造型相近。永康陵神道西側僅存的天鹿, 完全不同於東漢南朝的駭人猛獸,而是取近於鹿的蹄類動物形象,性格顯得溫馴.它們的設置職能是為了驅除邪祟,象征祥瑞。其形象模擬真實的鹿形,多了裝飾趣味的翼狀線刻。李淵建立唐王朝後,於武德元年追尊李虎為太祖景皇帝,增修陵園,稱永康陵。陵墓高7米,底部周長430米。墓南尚存刻字華表、石人、石馬等具有初唐風格的石刻。現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今甘肅境內的清水縣白沙鄉也有李虎墓之說,還出土有李虎墓碑。下午暑期實踐團成員分組在遺址內進行問卷調查,並派發精美礦大紀念品。
一個國家、民族複興的前提是文化的複興,此次實地調研讓暑期實踐成員們接觸到中華民族曆史上的譜寫的優秀文化,各族人民勞動者的傑出成就,並且為後期工作展開奠定了基礎。同時在活動期間的文化宣傳也讓許多的人了解文化的魅力,共同加入宣傳傳統文化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