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礦世崎源,行知舊址前

作者:狗万manbet官网 2017-09-02 17:32 來源:狗万manbet官网

8月19日,中國礦業大學安全工程學院“礦世崎源”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團重慶分隊完成在重慶市合川區三彙鎮對礦大舊址四川礦業學院及周邊相關企業的全部調研考察工作,在上午的全體成員總結會議結束後,團隊成員陸續啟程從重慶返回。

問道華鎣山,行知舊址前。曆時十天的走訪,探索,調研,“礦世崎源”重慶分隊的八位成員每天頂著長江四大火爐之首的炎炎烈日,沿著坎坷崎嶇的山路,深入到礦大舊址開展調研工作,開啟塵封的曆史,熟悉地形地貌,建築方位分布和用途。為開發成旅遊基地,社會實踐基地和校史文化基地的構想摸清了背景,現狀,了解了阻力和可行度。調研團還走訪了包括三彙鎮政府在內的多個相關單位及其下屬部門,了解礦大舊址未來的規劃情況和移交工作的開展情況,以及現駐於礦大舊址內的兩家前身為四川煤炭集團下屬工程處的企業,了解當年礦大搬遷後,房屋的歸屬情況和主要用途等等。調研成果以調查問卷、微視頻成員實地考察後繪製的地形圖等多種創新形式呈現。豐碩程度超出調研團申報策劃階段的預期。

處於調研團實踐性質、實踐地環境條件和實踐時間的綜合考慮,調研團負責人預知了本次暑期社會實踐的難度和艱辛,在物質硬件,日常住行方麵做了最全麵的安排和最壞的打算,另全體成員做好充分物質和心理準備。實踐過程中,隊長及副隊長多次積極鼓勵督促隊員堅持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各項工作,堅持實地考察,真實報道,真誠溝通。團隊成員相互協作,分工明確,調研過程中方法得當,在礦大舊址的居民區中有口皆碑。在後期資料整理階段,“礦世崎源”調研團將繼續發揚團隊精神,傾盡所能向學校和社會交出滿意答卷。

精心規劃,未雨綢繆

在團隊組建之初,有隊員提出了調研礦大舊址的構想,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和一輪又一輪的頭腦風暴,團隊的實踐主題在團隊成員的不斷擴充和完善下,變得豐富而厚重。從最初的舊址參觀、校史探尋,升華為舊址的開發,旅遊基地、校史文化基地和校友基地的建設與規劃。

經過多輪討論,團隊最終將實踐地確定為河南焦作和重慶合川——兩處礦大建校史上影響較為深遠且有遺址可尋的舊址。團隊分為河南分隊和重慶分隊,在不同時間前往實踐地開展調研工作。人員確定方麵,為最大限度地考慮距離、地緣等因素,河南籍的四名隊員為河南分隊,四川籍及其他省份籍貫的隊員為重慶分隊。

出發之前,團隊負責人及兩名副隊長精心籌劃實踐路線,列出走訪地點。確定諸項事宜後,積極與相關單位聯係接洽,包括現駐於礦大舊址的兩家建設公司,合川區旅遊局,三彙鎮政府等,保證獲取信息全麵客觀。統一購買前往實踐地的汽車票,避免等待以及無票等潛在風險,節約時間保證高效。

安全第一,專人負責

暑期外出實踐存在安全風險,包括行進途中的交通安全,聯係暢通,夏季重慶山區自然災害的可能性,到達實踐地及時與家人聯係彙報,保障全員行動集體行進等。團隊始終將安全放在首位,在出發前,委派隊員王誌剛同學擔任安全負責人,製作了全體成員的個人信息以及緊急聯係方式表格,存檔上報。全體成員統一在重慶北站北廣場集中。為避免不必要的周轉,負責人再三強調了重慶北站分為北廣場和南廣場的特殊情況。

每次出發前往礦大舊址或其他相關單位企業前,清點人數是否齊全,有無受傷,發病等情況。實踐中,隊員準備好飲用水,幹糧,防蚊防曬等必需品,互幫互助,互相扶持,有隊員掉隊輒原地等待。實踐原則是量力而行,如有體力不支,輒待其他隊員返回。實踐結束後,全體隊員統一前往重慶北站乘車,確保每位成員平安踏上歸途,到達第一時間向安全負責人彙報。

會師山城,整裝待發

調研團在重慶北站勝利會師,安全負責人清點人數,確認成員安全情況,稍作休整後,乘坐軌道交通前往沙坪壩汽車站,乘坐大巴前往本次實踐目的地——重慶市合川區三彙鎮。

分工明確,提高效率

鑒於本次實踐的綜合性,多樣性,複雜性,需要多種技術操作以及專業運用,故團隊分配任務時,考慮到了每位隊員的專業,特長等,進行了精準明確的分工。如隊員周宇軒負責影像資料的采集,隊員程凡超負責繪製地圖和CAD電子檔的製作,向浩宇負責與當地居民溝通交流等。最大程度揚長避短,高效實踐。

團隊的新聞宣傳工作縱然艱巨,但團隊提前安排了輪值撰寫、投稿,每天負責人及時監督,審核修改,及時投稿,提交素材,公眾號,微博,博客,微信,QQ空間跟進不斷,重慶分隊的十天的時間裏保證每天兩篇新聞,兼顧數量質量,保質保量完成新聞宣傳工作。

團隊建設,精彩紛呈

團隊建設初期,有美術設計專長的王圓同學為團隊設計了隊徽。位於中心位置的抽象化大寫英文字母“M”造型,取自礦業的英文單詞mining,象征著探索礦業發展之路的艱辛和坎坷。代表著礦業教育事業的源遠流長,兩個半圓形環抱著中間的主體“M”,象征著我們團隊團結一致,排除萬難的協作精神。下麵的“曠世崎源1909”是我們團隊的隊名,體現我們對中國礦業大學自1909年建校以來,百年風雨砥礪,自強不息的敬意與探索這百年中國礦業教育事業發展的決心。與之對應的“ECM”是我們團隊“Explor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的英文縮寫,團徽整體造型簡潔大氣,寓意深刻,造型感十足。

勘查舊址,熟悉地形

十日實踐,七次跋涉,山路彎彎,心路悠悠。縱然大雨滂沱,烈日炎炎,道路坎坷,重卡所到之處,泥漿四濺,“礦世崎源”隊員們邁著堅定的步伐,從未退縮。一次次上山,一次比一次熟悉地形和路徑,了解建築分布和曆史現今用途更深入,就是最好的回報。隊員程凡超同學從上山第一次起,就比任何一個隊員還要謹慎地勘探建築方位和路徑,為繪製地圖做好準備。這是一位嚴謹細致的製圖者。他畫了一次又一次,房間裏被他撕下來的紙團堆滿了桌子。最後的初稿畫出來時,雖然看似粗拙,字跡潦草,但看得出他為之付出了多少心血,一條條道路,一個個標記符號,清晰明了,簡明扼要。

解封曆史,剖析背景

為了深入了解礦大舊址搬遷前後的背景,以及和當地的淵源,“礦世崎源”調研團前後其次上山調研,走訪了幾乎礦大舊址附近所有的居民和企業,與他們多次親切深入交談。居民們每天看見隊員們上山,都笑盈盈地說:“看嘛,礦業大學的娃兒又來了”看見他們對我們的工作如此支持,再苦再累我們也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其中年長一些的居民向我們講述了這裏那些不為人知的往事,包括礦大在這裏的修建,搬遷前後的背景,原因,過程等等,感人至深,不難看出,老礦大如一位德高望重又飽經滄桑的智者,曾經與這裏的百姓魚水相融,深受愛戴。川煤十處的退休職工胡爺爺告訴我們,這裏的一磚一瓦,每一堵牆,每一棟樓,都凝結著老礦大的老師,教授的汗水。礦大搬遷至此之時,正值特殊曆史時期,他們同當地民工一道,每天用背簍背著建材,一趟趟上山,堆砌成堅如磐石的一棟棟教學樓,宿舍樓,至今屹立風雨之中。“那些老教授好辛苦喲!”胡爺爺的語氣裏包含心酸,調研團隨他一路到達山頂,此刻是凝重的沉默。

了解現狀,提出構想

事實表明,礦大舊址的現實狀況不容樂觀。除了一些已經屬於當地公司的建築得到翻修,其他的樓房,大抵均已被刻上了危樓的標誌。同學們同時目擊到很多樓房內部和外部都出現了大數量的裂痕,更是從側麵進一步佐證了舊址保護前景的嚴峻。這一結果無疑讓所有人的心裏都蒙上了一層陰霾,一想到這礦大的成長印記有成為一片廢墟的可能,在場的每位礦大學子都感到萬分惶恐不安。

――對母校深切的愛激發了小隊成員無限的鬥誌。他們遍訪老鄉,征詢意見;他們集思廣益,多方論證。他們雖然暫時無力一舉扭轉乾坤,卻也成功提出一些並非不值參考的解決方案。

――完成對文物單位的保護,最重要的無非兩樣東西:社會關注度和保護經費。為了在不過多增加當地經濟負擔的前提下達成這兩件事物,小組成員提出,在舊址上興建諸如旅遊基地、教育文化基地等產業將完美的一舉兩得,更甚者,相輔相成。礦大舊址的曆史意義賦予其深刻的教育意義和巨大的觀光價值,而第三產業的收入又將給礦大舊址的保護提供經濟基礎。小組成員一致認為,這是目前最具可行性的保護方案。

結合專業,走進企業

百年來,礦業高等學府的發展曆程與礦業息息相關,礦大舊址所在的三彙鎮的經濟也由此地的煤礦產業撐起。為深入了解礦院曆史與當地煤礦產業淵源,調研團一行來到三彙二礦,與相關人員進行了深入交談,詢問礦院舊址與企業的淵源故事,也了解到了企業近年來的興替發展。當得得知調研團來自中國礦業大學,負責人很愉快地接納了我們,帶領調查團參觀工作場地並接受了采訪。安全技術生產指揮中心的通風科科長講述了當年中國礦院在三彙選址建校與在三彙探測到疑似煤田的相關故事,讓我們對礦院的建校初衷更進一步認識。得知調研團成員都是來自安全工程專業,通風科長還愉快地同我們討論起礦井安全以“一通三防”為核心的專業知識。科長和楊書記都熱情地講述了企業的發展曆程和近年的產業改革。我們走進企業參觀了有著不同職能的辦公樓,也來到了施工場地,了解了煤炭運輸路線,與工人們熱情交談。我們時刻從礦大學子、“礦世崎源”隊員的角度學習與考察,為實現實踐目的而努力。

惜別隊友,感慨萬千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十天的實踐,聽起來很長,當然過起來也確實不短;然而它還是結束了,就如同白駒過隙一般,帶走了成員們曾經的疲憊,帶走了夏日裏曾經的焦灼,也帶走了三彙鎮裏的美好時光,隻給每個參與者留下了溫馨美好而延綿不絕的回憶。

――返鄉的高鐵陸續到站,送行者的陣列愈發萎縮。同學們依依惜別,卻每每相視一笑;是的,山腳下的牢騷,山腰裏的抱怨,山頂上的感慨,每一個活動瞬間都已被彼此深深銘記。共同的經曆,相同的感受,早已讓隊員之間達成了牢不可破的默契和友誼。他們難過,是因為即將分別;他們微笑,是因為他們還可以開學再見。

――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誠如古人所言,送君千裏,終須一別;同學,一路平安!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