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憶往昔,展今朝——安全學院“礦世崎源”實踐團協助重慶晚報探尋深山中的礦大舊址

作者:高昕玥 2017-09-04 20:35 來源:中國礦業大學

為了進一步擴大中國礦業大學四川礦院舊址在當地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讓更多的礦大學子熟知學校的辦學理念及如今的舊址風貌,830日至91日,礦世崎源實踐團協同重慶晚報記者共同探尋合川三彙壩深山中藏著的舊址曆史。

三彙壩距離重慶主城60多公裏,群山環繞,道路九曲十八彎。雖然有些偏僻,但三彙鎮上的居民有專屬於他們的獨家記憶:近半個世紀前有一所上千人的大學矗立在壩子一側的白岩山上。鎮上的老人說,來的都是北京的高級知識分子,我們小時候經常上山和他們一起看露天電影……”

經過“礦世崎源”實踐團和晚報記者的共同努力聯係和采訪到了曾經在中國礦業大學擔任過保衛幹事的郭偉和如今已經成為中國礦業大學安全工程學院教授的張人偉。從他們和當地老人的口中,實踐團和記者漸漸還了解和原了當時的情景。

三彙壩,現名三彙鎮,位於重慶合川東部華鎣山南麓,因老龍河、榆錢河、蒿枝河三條河流在此相彙而得名。三彙壩是因煤興盛。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華鎣山煤田開發初具規模。1969年,中央發出了“開發華鎣山”的號召,華鎣山煤田進一步得到開采和利用。當時的南、北、中三段分別建成了三個礦務局。已經退休在合川的郭偉老人介紹:“遷到三彙壩前,學校的名字叫北京礦業學院,是當時北京學院路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為了做好服務‘煤田大作戰’工作,1970年,學校遷至四川省合川縣三彙公社,更名為四川礦業學院

以襄渝鐵路為界,山下的小鎮車水馬龍,山上的學校部分舊址還住著一些煤炭行業的退休老人,大部分房子的門上還掛著老式掛鎖,門庭冷落。當年岩石裸露的山體,如今已經鬱鬱蔥蔥,半圓房頂有點像蘇氏建築的感覺。學校舊址的屋頂上,水泥瓦片長滿青苔,無論是教學樓還是實驗樓,屋內早已落滿灰塵。采用幹打壘方式建成的建築群錯落有致,石條砌成的步梯連接著一幢幢教學樓、宿舍、辦公樓。在探訪時有兩位留守的老人正在樓道上推著石磨,磨豆子、做豆花。

陳誌遠老人回憶,他是1971年9月開始參與建校。“第一年沒有房子,近千名北京來的老師、職工住在牛毛氈搭建的棚子裏,冬冷夏熱。當時學校招了幾百名當地民工,組成民工營。教授、老師、職工、民工都一起幹活。建校園、建房子首先要水泥,老師們正好是相關專業,我們就先建水泥窯,在最原始的土泥窯裏燒製水泥。沒磚,就用山上的石灰岩碎石;沒瓦,就用水泥做水泥瓦。就這樣一點點把一所大學壘起來了。圖書館、教學樓、辦公樓一樣不少,最後統計,我們在半山腰建的建築規模達68000平方米。”陳誌遠老人回憶,他當時就在民工營。1973年學校基本建成,23歲的陳誌遠留在學校機械係進修。

“我記得1972年9月,學校還在建樓,那個月整整下了20天的雨,當時我們住的宿舍,水排不出去,積水十多公分,我們就拿磚塊把床墊起來,睡覺時被子都是濕潤潤的。”陳誌遠回憶說,如今已經很難想象當時條件的艱苦,“物資也十分匱乏,吃的少,但我們學校有水泥啊,當時水泥對普通群眾來說是稀罕物,我們就拿水泥和群眾換些物資,有時還能換到一點肉。”

1977年,中斷了十年的高考製度恢複。那一年,雲南的張人偉考入四川礦業學院,成為“深山大學”的第一批正式大學生。

“《冰山上的來客》、《多瑙河之波》、《大河奔流》……”三彙鎮上的老人和張人偉教授回憶,當時學校經常放露天電影。每到周末,壩上的孩子和居民都成群結隊到學校看電影。學校偶爾組織的舞會,是那個年代壩上的年輕人唯一能追求得到的時髦。

張人偉教授回憶,1977年高考半年後立即進行了1978年高考。此時,風雲散盡,那年學校提出在江蘇徐州重建的要求已經被中央通過。搬遷至徐州的工作陸陸續續進行了4年,到1982年才全部遷出,期間約有100位重慶本地教職工未隨學校搬遷,選擇留在合川或重慶。1988年,學校更名為中國礦業大學。留在三彙壩白岩山上的學校舊址,由川煤五處和十處改成後勤住房,安置退休人員。

從1970年由北京遷至三彙壩,再到1982年搬遷至江蘇徐州新校址,中國礦業大學十餘年間留在這座山上的曆史痕跡,已經慢慢被時間覆蓋,但通過實踐團的辛苦調研和多方宣傳,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和了解這被時光和曆史掩埋卻仍能熠熠生輝的四川礦院舊址。物質會隨著時間而消逝,但精神將曆久彌新,永遠留存在當地人和莘莘礦大學子心中。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