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大學組織專家論證江蘇省礦山智能采掘裝備協同創新中心2017-2020發展規劃
6月28日,根據江蘇高校協同創新計劃要求,中國礦業大學組織行業專家對江蘇省礦山智能采掘裝備協同創新中心2017-2020發展規劃進行專家論證。
專家組由中國煤炭學會常務理事長胡省三、中國礦業大學校長葛世榮、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副總經理王虹、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焦承堯、徐州礦務集團副總工程師裴立瑞和重慶大學 秦大同 教授等人組成。論證會在機電學院召開,科學技術研究院、機電學院、信控學院、電動學院、計算機學院和礦山智能裝備協同中心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會議開幕式由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曲頌主持。
會上,葛世榮校長代表學校致歡迎辭。他說,學校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協同創新工作,積極響應“國家2011計劃”和“江蘇高等學校協同創新計劃”,充分發揮中國礦業大學作為煤炭行業和蘇北地區牽頭高校的科教優勢,持續推動體製機製改革,彙聚一流人才和一流資源,強化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已構建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協同創新體係。同時,作為江蘇省礦山智能采掘裝備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兼),他也簡要介紹了中心在上一輪建設期的發展曆程和所取得的建設成效,希望各位專家為中心新一輪發展規劃多提寶貴建議。
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鮑久聖向與會專家彙報了《江蘇省礦山智能采掘裝備協同創新中心2017-2020發展規劃》。他從上一輪建設期(2013-2016)所開展的主要協同創新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果指標,總體定位、主要創新方向和目標任務,體製機製改革與創新、組織機構建設和運行模式,主要任務與考核指標,條件保障與經費投入、支出,年度實施計劃與績效指標等方麵作了彙報。
與會專家對《江蘇省礦山智能采掘裝備協同創新中心2017-2020發展規劃》進行了論證。在聽取彙報、審閱材料、廣泛質詢和深入討論的基礎上,專家組認為:協同創新中心發展規劃緊扣江蘇裝備製造、蘇北地區特色產業以及煤機行業發展的共性、關鍵重大科技問題,契合我國煤炭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符合“江蘇高等學校協同創新計劃”和服務江蘇“兩聚一高”的發展要求。在上一輪已取得良好建設成效的基礎上,協同創新中心能進一步突出體製機製改革與創新,彙聚了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的優質資源和一批優秀科技人才與創新團隊,對提升煤炭行業和裝備製造產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和社會服務貢獻將起到重要支撐和引領作用。專家組一致建議江蘇省批準該發展規劃,並在政策、資金和人員等方麵持續給予大力支持。
據悉,礦山智能采掘裝備協同創新中心是我校獲批的江蘇首批高校協同創新中心之一。經過第一輪的四年建設,中心取得了突出的建設成效,2017年2月以最高等級A級的優異成績通過江蘇高校協同創新績效評估,從而迎來了新一輪的四年建設發展期,將獲得省財政每年500萬元的專項經費持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