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滴灌” 民心燙燃
2017年5月20日,家住金碑村一社的吳少平,迎來了他家的不是親人的親人,南江縣財政局一行再一次來到他的家中,他激動的上前握手,滿含淚水的說:“感謝你們,你看我的新家建好咯......”
吳少平家住金碑村一社,家中5口人,他母親81歲,尾椎已摔斷,因家中貧窮,拿不出錢醫治,導致喪失勞動能力。兒媳婦因為嫌家貧窮,不堪忍受這樣的環境,丟下年幼的女兒離家出走。萬般無奈之下,其兒子想改變家庭條件走出貧窮,隻身外出常年務工,現留下其孫女就讀於南江鎮九義校一年級。
吳少平夫婦二人不甘貧窮,想著靠著自身發展“四小”產業,走出貧困。但苦於家庭自身條件差,經濟基礎薄弱,無力發展產業。終於在2015年迎來了春天,他家情況被“村兩委”得知後,通過“精準識別”他家5口人全部被納入“精準扶貧”。我局掛聯南江鎮金碑村,通過幫扶責任人幫扶,爭取貸款(財政貼息貸款)4萬多元(小額信貸),專門發展養殖業,自身養殖了一頭母豬,現已投產,去年就這項收入達到了4000多元,2頭肥豬價值7000多元,又發給他家100隻雞,價值2000多元,2016年養殖收入達到20000多元。他家的土地多,幫扶責任人又幫助他家規劃發展種植業,發揮土地增值效益,通過發放產業扶持基金7590元,種植茶葉6畝,同時還請來農技員指導技術,產業發展較好。去年村上組織收購茶葉,賣不起價,收入較少。2017以來,“村兩委”決定放開茶葉市場,讓收購商自己來收茶葉,通過競價的方式,讓老百姓自由選擇,就茶葉收入達到10000多元。夫妻日子光景越過越好,為了更好的發展經營小家,還在空閑時間去縣城周邊打短工,補貼家用。孫女讀書還需花費錢財,幫扶責任人又幫助落實教育扶持政策,補助其孫女教育扶持基金1000元。還有兒子在外務工效益較好,早已越過了貧困線,真正實現了脫貧摘帽,他家的“住房難”,又幫助他爭取到了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自行投入少,政府補貼多,現在有了新房一家人其樂融融。
通過幫扶吳少平家走上了脫貧奔康的道路,體現了“聚力“滴灌”,真正讓民心燙燃。據統計,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通過精心幫扶,僅金碑村就有10多戶走上產業發展之路,23戶貧困戶通過基金扶貧,發展家庭“四小”產業。使老百姓從心裏感受到了黨溫暖,感受到了黨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