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觀,天工滑模——建設集團天工公司小保當煤礦選煤廠末煤倉滑模施工側記
9月的小保當秋風送爽、天高雲闊,隻看見一座座高聳的筒倉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而天工公司土建二部施工的小保當選煤廠末煤倉更是以雄偉壯觀引人注目。自8月25日實施滑模,曆經30餘天緊張奮戰,3座已經澆築完成的筒倉驕傲的屹立在毛烏素沙漠,而將於10月12日全部完成的四個倉最終將以“高度最高、直徑最大、結構最複雜”的“三最”銘刻在公司滑模施工史冊,展示天工公司優秀滑模施工企業的風采,記錄建設者在陝煤基建施工中追趕超越的功勳。
攻堅克難顯身手。“我們天工多年施工筒倉,有很好的滑模技術力量,一定能夠完成小保當選煤廠末煤倉的施工任務”,在承攬工程當初,該公司執行董事張德義鄭重的表示。由4個直徑30米的預應力筒倉組成,每個筒倉以四個鋼筋混凝土附壁柱和400厚外筒壁構成,滑模高度41.88米,倉上為框架結構,最高高度80.86米(1#倉64.9米;2#倉及3#倉71.36米;4#倉80.86 米),儲煤可達到3萬噸。在這個龐然大物麵前,許多隊伍望而卻步,最終該公司憑借精湛的工藝技術脫穎而出承攬該工程。這既是對公司的最大考驗,也是建設單位給予公司最大的信任和榮譽。
不同以往的筒倉工程,該工程也正是以“三最”在施工過程中屢屢考驗著項目部的能力和智慧。為了打好滑模施工攻堅戰,公司成立了以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楊印平為組長,工程技術部、安全環保部、項目部技術管理人員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前期對該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專項方案進行了多次專題論證磋商,由總工親自對滑模施工全過程技術控製要點等進行交底,為滑模施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時公司把該工程施工作為全公司優先保證重點,從人、材、物各方麵予以傾斜。
麵對“三最”,工程施工的難度和任務艱巨可想而知。該工程的鋼筋混凝土伐板基礎為4個直徑36米、厚1.6米的大體積混凝土工程,四個倉筏板基礎鋼筋量約800噸,混凝土澆築量約6980立方米。在鋼筋施工中,鋼筋班出身的生產副經理趙錦錄,親自對各主體分包單位鋼筋勞務人員進行專項技術交底。組織鋼筋綁紮勞務技能競賽,有效的提高了工人對鋼筋工程的質量意識。整個筏板施工投入工人160多人,曆時18天就完成了施工任務。漏鬥施工是滑模施工的關鍵部位,而項目部施工的4個筒倉都是16個漏鬥,漏鬥之多罕有。漏鬥為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由5米高的框架梁和5米高的漏鬥環梁構成16個方錐型漏鬥卸料口,由於漏鬥環梁、漏鬥口現澆板及框架梁荷載過大,項目部在技術上反複對滿堂架進行了荷載計算,編製了漏鬥施工專項方案,保證了支撐體係的穩定性。施工中利用煤倉斜壁內側耐磨板作為內模板,並對漏鬥內壁耐磨板焊接錨固長度提出具體要求,合理對錨固筋點位進行布置,在錨固筋上搭設木板作為施工平台,很好的解決了漏鬥內因施工需二次搭設施工平台的問題,既減少了搭設腳手架工序,又保證了焊接人員的安全施工空間。
滑模施工是整個筒倉施工的重頭戲。為充分發揮剛性平台穩定性好,滑升到頂施工錐殼時,可直接在平台上搭設錐殼模板支撐架,降低成本、節省時間;柔性平台組裝靈活、安全可靠、自重輕、易操控、拆除時方便的不同優點,更多積累經驗,他們在1#倉及2#倉大膽嚐試采用可拆式鋼平台施工工藝,3#倉及4#倉采用鋼管構架式柔性平台施工工藝。
4個倉中最有挑戰性的莫過於3#倉,該倉附帶6m*10m的電梯間和提升間,如果按以往的施工經驗滑完筒倉後再倒模的工藝二次施工電梯間和提升間,不僅影響工程進度,更重要的是筒壁與電梯井的穩定性及整體性得不到保證,項目部針對以上問題組織勞務隊多次進行討論協商, 3#倉提升間和電梯間隨筒倉一起滑升。3#倉采用鋼管構架式柔性平台施工,電梯井平台和筒壁滑模平台怎麼連接,才能確保平台的穩定性是一大難題,針對這個問題項目部又進行多次討論,確定了提升間和電梯間開子架和千斤頂的布置方式和數量,筒壁圍圈與提升間和電梯間圍圈采用剛性連接,並在提升間和電梯間周圍使用16號工字鋼進行了加固,確保了滑模平台的穩定性,實現了筒壁連帶提升間和電梯間一起滑升的先例,更重要的是為公司後續滑模積累了經驗。
優質高效創佳績。作為重點履約項目,由於前期進場遲、基礎筏板澆築晚等原因,項目部工期壓力愈發加大。為追趕工程進度,按照7月25日榆北煤業公司小保當選煤廠礦井 “為實現2018年聯合試運轉目標而努力”動員大會精神,項目部積極進行施工生產動員,以公司開展的“提質增效強管理,追趕超越創佳績”勞動競賽活動為載體,將月度計劃分解到周,細化到日,科學做好施工工序銜接。
在滑模施工中,項目部積極建立各項應急預案,使用兩台汽車泵澆築混凝土,並備用了兩個卸料鬥。結合主運輸道路距工地18.5公裏,進場道路輔道窄,加上拉煤矸石大車多,易造成交通堵塞影響材料進場的實際,項目部與商混站商定各方道路疏通、維修責任,項目部管理人員24小時待命,每遇到堵塞即開車落實裝載機去拖車,維護交通。同時,現場備用了供一個倉滑模的發電機,停電直接使用發電機進行發電,不影響滑模施工。
滑模期間, 350多名工人駐守在工地現場,24小時連續施工,分兩個作業班,每班配備現場負責人、工長、技術員、測量員及安全質檢員等管理人員,每班工作時間12小時,各工種有序配合,各環節有條不紊。隻看見在30多米高的施工平台上下,7、8輛商混車來回穿梭將混凝土放入天泵的料鬥,然後再由天泵源源輸送到滑模平台的料鬥裏,8輛手推車來回運輸,連續不斷的把混凝土灌倒模板裏,振搗人員拿著振動棒振搗密實,構成一幅動人的勞動畫卷。
如此高大的工程,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項目部嚴格踐行“關注細節 防患未然 平安建設”理念,6米*4米的回籠梯是上下工人的唯一通道,連牆杆附予筒壁外側,通道內用模板密實鋪設盯牢,護身欄杆外掛防護網;滑模平台從組裝伊始就反複檢查確保穩固,自重逾200噸的滑模平台堅如磐石,平台外側搭設護身欄杆防護網,幹起活來放心安心。
筒壁中心偏差及筒倉扭轉是保證筒倉滑模施工質量的關建。項目部在高程控製中,將水準點標高測設在回籠梯立杆上,並且5米進行複測一次;滑模平台水平控製中,將水平控製標高線直接引測在每根支承杆上,在液壓千斤頂上加裝限位調平器;垂直觀測和扭轉觀測均采用經緯儀和線墜配合進行,滑升期間每班不少於觀測兩次。9月23日榆神檢測技術公司負責人董江平一行在檢查中,對工程技術質量管理及保證資料,工程實體筒倉半徑、垂直度及扭轉測量控製,混凝土外部觀感提出了充分肯定。
在克服多雨、材料進場受影響等各種不利條件下,至9月28日,工程1#、3#、4#倉全部完成了滑模施工。
品牌建設樹美名。“建一項工程,鑄一個精品;建一項工程,交一方朋友,拓一方市場”。這是天工公司的品牌理念和市場理念。作為重點項目,該工程一直備受集團上下關注。為了把這一工程建設成為榮譽之作,項目部自進場伊始就確定了創建省級文明工地和“太陽杯”目標,高標準做好現場平麵布置,加大投入,做好場地硬化、綠化、美化、文化,有力彰顯了企業品牌形象。把綠色施工和低碳建設理念引入其中,建立全廠區自動監控網絡,全員配備對講機方便施工聯絡;采用灑水降塵,形成濃厚的文明施工氛圍,贏得了甲方和監理的一致認可。工程多次迎接了陝煤集團、榆北公司、建設集團及地區單位的檢查。翻開項目部施工過程中的照片,不僅讓人為複雜的結構驚訝,也為天工公司巧奪天工的筒倉滑模施工技術工藝讚歎。如今,拔地而起的筒倉正以它的雄渾見證天工的滑模實力,也贏得各方點讚,在廠區成為首屈一指的筒倉工程。
筆者27日晚離開小保當礦區時已經漆黑,沒有白日的喧囂,毛烏素沙漠四周歸於平靜,但見一處燈火璀璨,人頭攢動,伴隨著混凝土泵車熟悉的轟鳴,振搗混凝土振動棒的旋律,滑模施工更是如火如荼······
30多天的速度與激情,這是對意誌的考驗。在“礦山建設尖兵 滑模施工英豪”、“中國優秀滑模施工企業”、“中國施工企業協會滑模分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單位”等榮譽的激勵與鞭策中,天工公司土建二部建設者們正為完成小保當選煤廠末煤倉施工任務緊張奮戰,以優異的成績向黨的十九大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