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郭宜中:大美為上——讀書法家徐良輝隸書作品
大美為上——讀書法家徐良輝隸書作品
安徽郭宜中
書法,無疑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學術上最糾結的藝術門類之一。他的發展軌跡及傳承性從某個側麵折射出中國各個曆史時期文化甚至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狀況。從其評判標準看,可以說,三十年之前的中國書壇,似乎還有大致可以參考的坐標,如秦篆、漢隸、唐楷、晉書、魏碑等等。而今,隨著社會的巨變及人們審美情趣的多樣化及嬗變,傳統的評判標準明顯已失範,以致出現了傳統的美可變醜,傳統的醜可變美的現象,即使眼下中國書壇一些領袖級人物的作品也常讓人不以為然。這是喜還是憂,是書法的複興還是書法的衰敗?現時,怕是難有比較統一的看法。
所以,當文友範為民把其朋友徐良輝的書法作品資料送給我,讓我這個僅僅對書法有點關注,也曾寫過幾篇有關書法評論拙文的門外漢談點觀感寫篇評論時,我有點怯場了,感到無從開口。
朋友交代的活兒,中國人一般不會輕意拒絕。沒想到,當我仔細拜讀了徐良輝的作品之後,心裏竟產生些許躁動,一如平如鏡的水塘裏拋起一塊飛旋的瓷片,立即飛濺起了一串美麗的水花。於是,無從開口的僵局被打破。
實話。之與我,徐良輝出生於紹興新昌,自幼酷愛書法,28歲就加入了中國書法家協會,其書法作品散件於《中國書法》、《書法》、《青少年書法》、《書法報》、《書法導報》、《青少年書法報》等眾多書法專業報刊。他的隸書作品是我截止到目前看到的、比較喜愛的作品之一。它所流溢出的美是一種踏實的美,穩健的美,古樸的美,舒心的美,無賣弄做作的美。在其作品麵前,我如站在一條古老而仍在奔流歡唱的河邊,既看到了眼前的浪花,也想起了它遙遠的當初:又如站在一座風景俊秀的山上,既享受了眼前的滿目蒼翠,又能看到它所承載曆史的幽遠……一句話,讀他的作品,既可以與古人對話,又可以同今人握手,有一種朦朧而又真切的意境。
徐良輝其行書作品取法於晚清大家何紹基的《詠落花詩七律十五章》,熔顏字、北碑、篆隸於一爐。恣肆而超逸,天真罄露。於一行之中,大大小小,隨意學去,規整中見筆更為放鬆隨意,且時見不規則的擺拂,很少有一般行書的有意為之的痕跡。
他用筆喜以露鋒、側鋒取妍,中鋒取勢,平緩中有波瀾,恣肆中顯靜穆。這種以隸書為底蘊,以斷、斜為主構,輔以筆墨輕重燥潤之強烈對比,拙中見巧,看起來縱橫欹斜,天花亂墜,或直或斜,似直非直,似斜非斜,字體大小連貫而又相稱,無論其筆亦重亦輕,但皆遒勁古拙,婉轉流利,變化多姿,令人莫測。
思來想去,我感到主要還是中國傳統美的支配影響。我一直認為,中國傳統的美才是大美,當然,我並不否認其它美的存在,醜,在特定的時空和語境裏,的確也不失一種美。十年前,我曾去過陝西漢中的石門,看到了一些珍藏的國寶級石碑,當時,真的給了我一種從沒有的心靈感歎,這是一般當代書法作品不能給予的。當然,每個時代都有自己審美標準,審美情趣也是隨時代變化的,但,絕對不能否認其傳承性,一如南方人喜歡大米,北方人喜歡麵粉,人小時候吃什麼,往往影響其一生的飲食愛好,中國人的審美情趣大概也是如此。現在,中國比較有作為的皇帝乾隆的墨跡在全國各地都可看到,雖說現在不少書家瞧不起他的字,而在普通百姓眼裏,這字挺好看的嘛。要知道,在中國曆代皇帝中,他可是為數不多的講究唯美主義的皇帝。不能否認,現在,即便將來,中國傳統美仍會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現在,我們講文化自信,就是建立在傳承基礎上的,並不是狂妄自大,也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我一直認為美,有大美、中美、小美之分,亦有永恒美、時髦美、瞬間美之別。徐良輝追求的是一種大美,是一種永恒美。如果不單為孔方兄,為稻梁謀,作為一位真正追求書法藝術的人,這才應是首選的境界。
老話:筆墨當隨時代。如果筆筆講來處,肯定是沒出息的。我相信,徐良輝是深知這一點的,雖然他的作品以漢隸為本源,但已自覺地揉進了唐體、晉法、宋韻,甚至還從魏碑中汲取了營養,這從他的作品布局和用筆上可隱隱看到。更值得點讚的是,他在其作品中能積極探求,力求迎合當代人的諸如張揚個性、抽象視覺等審美情趣,並試圖在引領。
我曾勸不少書法愛好者:寫字,用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是很上檔次的選項,但想成為名家大家,則要考慮受社會諸多條件的製約,譬如社會名流,盡管他的字還是小學水平,也有收藏價值,賣出好價錢。但作為一般人,必須要有一定天賦,有的人死練一輩子,也難見長進,就是這個原因。徐良輝生長在多才子的浙江,自幼受到藝術的熏陶,又有這方麵的才氣,沿著這條路繼續走下去,肯定會進入“人書俱老”的佳境。更何況,他不到三十歲就憑自己的實力加入了無數書法人夢寐以求的組織——中國書法家協會,倘若不是他所在的碼頭太小,他的名氣肯定不是眼下這個樣子。
去年,我從央視上看到過機器手寫毛字的報道,前幾天,我又從央視上看到,人工智能和詩人作曲家比賽吟詩、譜曲,讓現場觀眾投票決定哪種更受觀眾喜愛,沒有想到,名家全敗在人工智能手下。為此,我想了許多,也請徐良輝這樣的書法家們思考一個看似杞人憂天的問題:中國書法未來之路該是怎樣的?
(作者係原淮北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原淮北市政協文史委主任,安徽省著名評論家,先後國家、省、市級媒體發表評論百餘篇,20多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