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不曾坦露的情懷
“二哥”不曾坦露的情懷
——記梧桐莊礦防治水科副科長楊二的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曆史上的佳話。然而,身為子女,我們真正做到孝順父母,並非易事,那將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在民間也流傳這樣一句話: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是現實的,每個人的耐心都是有限的,人都有疲憊的一天。但世事無 絕對,就有這樣一個男人,十幾年如一日的用他的肩膀扛起了照顧老人的重擔。他用實際行動感動著周邊的人,成了梧桐莊礦防治水科敬老孝親的楷模,帶動了一方敬老孝親的社會風氣。
楊二的,男,現年52歲,中共黨員,防治水科副科長。每當提起他的名字,人們紛紛豎起大拇指,無不為他的模範事跡所感動,大家都親切的叫他二哥。作為副科長,他兢兢業業,恪盡職守;作為丈夫,他負責體貼;作為父親,他寬厚慈祥;作為人子,他做到了百事孝為先。他無怨無悔,用自己的言行詮釋著孝親敬老的含義,在兄弟姐妹中樹立了榜樣,贏得了同事和鄰居們的讚譽。
都說一個女婿半個兒,2010年前後由於嶽父及妻弟先後病逝,家中就隻有嶽母一人生活。楊二的的嶽母患有老年癡呆,一人不能生活自理。待老人的情緒稍微穩定後,楊二的就把老人接回家,開始了照顧老人衣食住行的漫長生活。自從楊二的把嶽母接到家那一刻起,他就承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人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是楊二的同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無怨無悔的精心照料老人。
老人牙齒不好,隻能吃比較“耙和”的飲食,楊二的休息期間,常常給老人買一碗豆花,或者買一碗小麵,下班回來,就親自給老人包抄手、做水餃。
癡呆後的嶽母病情越來越嚴重,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顧,楊二的和愛人始終如一,堅持不懈,喂飯、洗衣服、端屎、倒尿,不但讓老人吃飽穿暖,還經常給老人擦身洗澡,使老人始終幹幹淨淨的生活,從沒牢騷埋怨老人一次,更沒有讓老人尿在床上、拉在褲子裏。老人體溫的高低、臥室的冷暖、吃飯的喜好,一點一滴,楊二的都記在心上。除此之外,楊二的還記錄老人每天的大小便次數和時間,以便掌握其規律性,並準備好紙和尿布。
眾所周知,老年癡呆沒有什麼特效藥也不能治愈隻能靠自已慢慢調節,最麻煩的是老人分不清東南西北且不認家門,出去散步必須有人跟著,否則就走失。楊二的便經常陪老人嘮嗑,在小區散步、遛彎。這麼多年無怨無悔,使老人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
在楊二的家中客廳的方桌上,放著許多瓶瓶罐罐,這些都是老人的藥和營養品。“這些藥有治療消化不良的、發燒感冒的,還有胃藥、消炎藥。”由於照顧老人久了,楊二的都快成半個醫生了。害怕嶽母營養跟不上,楊二的一個月工資,每月拿出2000多元。給老人買了蛋白粉、山藥粉、維生素等。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他用自己的真心和真情默默的付出,以他特有的堅韌和執著為整個家撐起了一片嶄新的天空,這樣,一過就七年多。
當問到每天都要重複這樣辛苦繁瑣的事會不會很煩時,楊二的笑著說:“家裏有一位長壽老人,就是全家人的福氣,隻要老人快樂健康,怎麼會覺得煩呢?嶽母也是媽,在老人家有生之年我們有機會盡孝,等嶽母百年之後也不會後悔。”
真正的愛是一種責任,對楊二的同誌來說,就是幸福生活;真正的愛是一種付出,這就是快樂。勤勞樸實的楊二的同誌,用他那單薄的身子為父母、為家人撐起一片藍天,讓家庭得到幸福快樂;他把尊老愛幼當做義務,把家庭幸福看成責任。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默默付出傳承著傳統的美德,任勞任怨弘揚著華夏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