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新春到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又是一年新春到,但怎麼也提不起過年的期盼和高興。
按理說,新春是中華民族文化生活中喜慶最隆重的一件事,放花炮,貼對聯,唱大戲,吃餃子,小時候也曾那麼地期待,那麼地歡雀。因為過年,可以有壓歲錢花,有炮放;因為過年,可以吃上肉,吃上好吃的;因為過年,可以有新衣服穿;因為過年,可以走親戚,串串門,見見稀罕;因為過年可以看到大人忙碌了一年,臉上才露出的少有的笑意;因為過年,小夥伴們可以肆意的玩到天亮,大人們也不會去嗬斥;因為過年……總之,過年,在童年的記憶裏還是那麼的美好和憧憬,還曾記得,我們幾個小夥伴經常湊到一起,掰著指頭計算著過年的日子,那份期待是何等的喜悅;曾還記得在寂靜的夜晚,多少回夢見自己穿著新做的衣服,在小夥伴麵前顯擺;曾還記得多少次趁大人不在,偷吃為過年預備的瓜子和糖果,還有那香甜香甜的油炸紅薯塊,那種“做賊”的感覺既興奮又好害怕,那小心髒跳得突突的,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好笑。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這年就感覺越過越淡了,越過越沒意思了。有人這樣說,因為現在生活好了,平時就好吃好喝好穿的,啥也不缺,啥也不稀罕,所以過年也就顯得沒什麼意思了;也有人這樣說,是因為現在人都太忙了,生活節奏太快了,大家隻想著賺錢,所以過年就沒意思了;還有人說,是因為這個社會變化太大,人與人之間越變越淡漠了;年長的慢悠悠地說,其實是因為你的角色變了,不再是小娃了,過年其實就是給小孩過的……是啊,好象說得都有道理,但感覺又不全對。生活富裕了,這年應當越過越好啊;平時忙碌了,過年更該好好休閑休閑啊;人之間感情淡漠了,更應當趁過年暖一暖才對啊;人長大了,時光不能留駐,趁還不太老,再抓緊瘋狂瘋狂也好啊……
其實不管怎麼說都是有道理的,怎麼說也都是矛盾的。歸根接底就是因為人到中年了。中年的你,不再是小時候可以耍嬌的孩童,也不可能再有年少時的任性和衝動;中年的你,過年時不再是每天晚上都要數一遍壓歲錢,然後小心翼翼壓在枕頭下,做著美夢的年齡;中年的你,過年時不再是隻知道吃喝玩樂,天不用愁,地不用管的美好時光;中年的你,過年就要為工作或回家糾結和策劃;中年的你,要為過年打掃房屋、準備年貨忙前忙後;中年的你,要為過年操完這心操那心,還要為年算計著口袋裏那點不多的積蓄,應當如何花而大傷腦筋;中年的你,過年還要跑前忙後,讓人感覺好累。
人到中年更多的是成熟、是責任,是擔當。人到中年,社會的、家庭的、工作的、感情的,各個方麵的壓力真的不小。也許正是這份責任,才讓我感覺到年的不輕鬆,年的沉重。過年,就是團聚的日子,過年就是老人盼子女回家的日子,過年就是圓一份親情的牽掛。過年,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再是嬉戲任性的玩耍,不再是新衣美食的誘惑,不再是那一份童年的記憶,過年,對於中年人來說,更多的是一份責任,是對工作的責任,是對父母的責任,是對兒女的責任。
一年又一年,是啊,眼看又是新春到。心情忽然間開朗了許多,為了內心的那一份情感,那份牽掛,那份執著,坦然的擔負起自己的責任,給自己一個許諾,守護好自己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