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約化帶來大變化 ——山焦西山馬蘭礦綜采三隊契約化管理的故事
實行契約化管理,馬蘭礦綜采三隊一改以前隻重視生產任務,不重視生產成本的老習慣,從隊長到每一位工人不僅關心生產任務,更關心材料配件消耗,全隊麵貌大變。
立下軍令狀
綜采三隊是在2017年10月份開始推行契約化管理的。在此之前,該隊雖然每月都有生產任務指標,但材料、配件消耗指標管的不是很嚴。契約化之後,礦將生產任務、經營指標、安全質量、工資總額等捆綁在一起,與隊長、書記簽訂契約化合同書,白紙黑字,立下軍令狀。幹得好,幹部臉上有光,工人兜裏有錢,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幹不好,幹部丟麵子、丟位子、丟票子,工人幹了活兒拿不上錢。
人人肩上有擔子
壓力在於傳遞。大家承擔,壓力就變成了動力。綜采三隊按照契約化要求,重推契約化改革,每個月將安全質量、生產任務、成本指標下達各班組。隊長、書記與副隊長、工長簽訂契約化合同。各班組長在班組內部實行契約化管理,把每一項工作、每一道工序明碼標價,工人幹得多掙得多。特別是修舊利廢、回收複用,誰回收誰受益,誰修複誰拿獎。
以檢修班為例,該隊規定,由於人為因素導致設備影響生產1小時,班內計資總分降10%,扣直接責任人當班得分50%;設備檢修完成後,因檢修不到位又出故障,影響生產達2小時以上,檢修班當班白幹。生產班生產時發生拉斷底鏈,扣500分(全班完成當班全部工作量600分)。每班交班前,完成衝洗工作麵,每架記1分,完成縮皮帶記50分,完成前移係列車記50分,完成拆托盤一個記3分。完不成加倍扣分。
管與不管就是不一樣
人叫人幹人不幹,政策調動大家幹。現在,全隊職工人人搞回收,個個講節約,散落於工作麵的皮帶、管子、托盤等,他們能回收全回收。對於材料配件,他們能用舊的,絕不領用新的。液泵裏的鋼套,以前全換新的,現在大家經過認真比較挑撿之後,把能用的重複使用。風鋸壞了,他們自己動手將幾台舊風鋸拆卸開來,拚湊成一台好的,繼續使用。實行契約化管理第一個月,2017年10月份全隊多回收、少投入,材料配件消耗比任務指標節餘8000元;11月份節餘29000元,12月份節省20000元。今年1月份,該隊搬家到麵,仍然生產煤炭4.47萬噸;2月份,他們克服延長工作麵、斷層及有效工作日少等困難,生產煤炭4.5萬噸;進入3月份,他們加強生產組織,前半個月生產煤炭2.8萬噸,全月可望達到二台階5.5萬噸奮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