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濉溪縣法律援助中心實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助力脫貧攻堅
該中心緊緊圍繞“服務全覆蓋、援助零距離”目標,積極推動法律援助工作向基層延伸、向部門拓展,依托縣法律援助實體平台、縣醫調委,聯合鎮村和公、檢、法、人社等部門,建立了52個法律援助工作站和255個村居聯係點,配備了320名法律援助聯絡員,為縣域貧困人口提供法律服務,在全市率先實現了貧困村法律援助工作站全覆蓋,形成了橫向到縣直部門、縱向到村的法治扶貧工作網絡。健全熱線網絡,繼續推進“12348”法律服務熱線平台建設,招募大學生、法律服務所工作人員、律師等誌願者參與“12348”熱線平台困難群體法律援助谘詢解答、宣傳等法律援助誌願活動,累計提供谘詢120人次。
為確保貧困人口法律援助服務“應納盡納”,該中心充分發揮各法律援助工作站點作用,聯合鎮、園區、村幹部和幫扶聯係人開展進村入戶走訪,全麵采集、核實貧困戶信息,並對貧困戶進行分類梳理,努力做到“精準識別”。確保貧困人口法律援助服務“應享盡享”。認真摸排貧困戶致貧原因,及時了解貧困人口法律需求,在此基礎上因人因事製訂詳細法治幫扶計劃,落實具體幫扶措施;對貧困戶實際情況和貧困人口法律需求發生變化的,及時采集整理信息,適時調整幫扶舉措,努力做到“精準滴灌”。
該中心持續打造“溫情法援”服務民生品牌,進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門檻,將經濟困難標準提升到本地最低月工資標準兩倍以下,實現農村貧困戶法律援助“應援盡援”。推行“即辦式”服務,開辟貧困群體法律援助和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全覆蓋綠色通道,簡化審批環節,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等特殊群體法律援助案件免於經濟狀況審查;對貧困農民工討薪、工傷賠償等援助案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解答、優先受理、優先指派、優先辦理,打通法律援助“最後一公裏”,為貧困群體提供零等候暢通服務。推行“一站式”服務,發揮縣公共法律服務平台、縣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點三級便民服務網絡作用,健全法律援助律師值班製度,麵對麵解答貧困戶谘詢,落實一次性告知、一次申請、一次審批、一次指派製度,有效提高貧困戶法律援助服務效率。推行“上門式”服務,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重大疾病患者等特殊貧困戶,縣法律援助中心實行“先受理、後審批”,第一時間上門了解情況,對符合申請條件的,當場為其辦理法律援助申請和受理手續。截至目前,共為困難群眾辦理法律援助案件550餘件,挽回或避免經濟損失近800萬元。
與此同時,該中心積極配合縣委政法委、縣民生辦等單位參與重要宣傳日、集中宣傳月等係列活動;利用節假日,組織律師、公證員、法律援助工作者和誌願者發揮自身特長,深入鎮村、園區和車站等人流密集地為困難群眾開展“送法下鄉”“義務寫春聯”等活動,讓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入腦入心;與縣廣播電視台合辦《陽光司法》《法治連線》等欄目,開展法援民生工程扶貧專題宣傳;改進“濉溪普法”微信公眾號,有效地宣傳城鄉困難群體法援民生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因地製宜在法治公園、社區亭廊、廣場車站、法援中心服務大廳、企事業單位集中辦事等候區等處懸掛條幅、安放展板、安裝LED顯示屏,展示、播放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政策法規、宣傳片、動畫等內容,努力提高法治扶貧的知曉率和社會滿意度。截至目前,共發放法援聯係卡、民生工程宣傳彩頁4600餘張,《普法便民手冊》1200餘冊,解答法律谘詢230餘次,發放法援圍裙、筆記本等日用品1500餘條(個)。
淮北日報記者 吳永生 通訊員 李媛媛
工商導報、安徽經濟新聞網記者 祝海洋 範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