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那些事
今日端午,一大早就為親人、朋友、同事送去了祝福“節日快樂健康平安”,卻因此受到了質疑:端午節怎麼能祝快樂呢?這讓我一時很是惶恐,本來是送祝福,可不敢鬧出大笑話,可是這端午節,真的不能祝快樂嗎?
本著求知的態度,急忙打開百度,仔細搜尋,這端午節的由來還真是五花八門,有不少說法,最著名的版本當屬紀念屈原大夫。屈原是楚國貴族,曾做過“三閭大夫”,當時貴族楚國貴族中最強盛的是昭、屈、景三家,他便是三家中之一,相當於當時的貴族總管,他提倡舉賢授能,富國強兵,主張聯合六國,共同抵抗秦國以保持均勢,然而當時的楚懷王並沒有主見,時而抗秦,時而連秦,任憑縱橫家擺布,屈原本人也遭到貴族子蘭等的反對,因此被放逐到沅、湘流域(今湖南)。楚國郢都陷落後,屈原寫下絕筆作《懷沙》,在農曆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而死。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人們紛紛拿出家中的粽子、雞蛋投入江中,讓魚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還有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從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喝雄黃酒,以此來紀念詩人。這也就有了端午節是紀念已故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和清明節一樣,應該滿懷悲痛,為逝者諱,不宜說“快樂”。
可追溯曆史,這一習俗貌似要更早一些,屈原大夫還在世的時候,這一習俗在吳越等地已盛傳開來,《風土記》裏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這裏的“端”是開始的意思。每月有三個五日,頭一個五日就是“端五”。農曆的正月開始為寅月,按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順序推算,第五個月正是“午月”。古人常把“五日”寫成“午日”,所以,“端五”可以寫成“端午”。到了唐代,因唐玄宗是八月五日生,為避“五”字諱,由當時的宰相宋璟提議,將“端五”正式改為“端午”。因古人又常把“午時”當做“陽辰”,於是端午又可稱“端陽”。
端午節的起源其實由來已久,也有“端陽”、“天中節”、“女兒節”、“詩人節”、“龍船節”、等稱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盛大節日。
最初的端午民族舉行圖騰祭的一個節日,東漢以後這一風俗逐漸向北方傳播。吳越族以前,我們的祖先華夏族是以龍為部族標誌的,伏羲、女媧、顓頊、禹、黃帝都是龍族著名領袖,是以龍為圖騰的,認為龍是法力最大的神靈。以至華夏族的後人,把這些著名的祖先也視為龍的化身。從此有祭祀龍的盛典。直到今天我們也自稱是“龍的傳人”,世界各國也都以“龍”為中國的象征。吳越民族在每年五月五日這一天,要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他們將各種食物裝在竹筒中,或裹在樹葉裏,往水裏扔,獻給神龍吃。他們還把乘坐的船,刻畫成龍的形狀,配合著岸上急促的鼓聲,在水麵上作各種遊戲和競賽劃船。這便是端午節及其習俗的由來。
紀念屈原雖然不是端午節的真正起源,但是屈原忠君愛國的形象深入人心,加上曆代官員對於屈原的推崇,逐漸使紀念屈原成為端午節中最重要的內容,以至於人們忽略了它的最主要源頭。
有人說端午節是紀念已故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和清明節一樣,應該滿懷悲痛,為逝者諱,不宜說“快樂”,而應該說“安康”。翻閱史典,首先端午節的起源本不是為了紀念屈原,而是人們為了祛除邪祟,祈求幸福的節日。再者端午節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和傳承,其習俗也已發生變化,發展成人們團聚的佳節。因此在端午節,“快樂”並沒有錯,又何須非要強調“安康”呢?過節該有的儀式感可以有,但無需拘於“縟節”。端午“互祝快樂”又何妨?更何況家人團聚,親朋互動,單位放假,美食禮品,這一切難道不快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