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怎樣,過程最重要
學校裏舉行賽課活動,語數外每科四人,其他科2——3人不等,自願報名。
最後一天,中心室的田主任打來電話,問:“你們年級還沒人報名,教務處已經催了,今天務必報上名單。”
趕緊問。當時在的幾個老師,有的直接拒絕,有的問:這次出課有什麼說法沒?有的說:課都講完了,沒什麼講的了。總之,沒人樂意上。正說著,田主任又打來電話,說:先把你報上去吧,要是有人上,再換,要是沒人你就上。
我笑笑說:也行。
最後,田主任有些無奈地說:其實還缺一個人,要是沒人,我就得上。
我無可選擇。無可選擇的還有年近知天命的田老師。
二
第二天,學校Q群裏就公布了上課的安排,第三天開始上課評課,一共26人,我排16號。從名單釧看,四十左右的老師占了大半。
記得自己剛參加工作的那幾年,總是非常精心地備課講課,也便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和聽課老師的好評。一次市裏進行優質課評比,學校通知我參加,。我很興奮也很激動,覺得這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提高的好機會,於是特別用心地去準備。
當時我教高二,聽說有可能現場抽簽定課,我就把高三的教材找來,仔細地閱讀03manbetx 每一篇文章。那時還沒有網絡,除了一本教參,也沒有其他資料可參考,每一課我都認真地做了解讀,每一課我都用心地寫出了教案。
可是就在要上課的前一周,領導又對我說:你剛上到高二,還沒接觸高三的課。這次評課關係到學校的榮譽,所以學校決定還是讓有經驗的老師去。你還年輕,以後有的是機會。
盡管非常遺憾,可一想領導說的很有道理,就痛快地放棄了。
後來我才知道,這樣的活動是多年難遇的,最後參賽的那位老師是下大力為自己爭取了機會。
之後很長很長的時間裏,都沒有出課評課的機會。
當我成了“老”老師,我告訴自己,機會,一定要讓給年輕人。
可是,現在的一些年輕老師似乎並不願意出課,結果,每次出課就得“分派”。
三
開始上課評課。所有的課都在學校新裝的錄播室上。
錄播室裏特殊處理了的牆壁,前後兩個跟拍的攝像頭,中間吊著的十支麥,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可是陌生的環境,再加上那麼多聽課的領導老師,無論是上課的老師還是學生都普遍很緊張。
還有一天就到我了,我不禁也緊張起來。
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已經結束,現在正是期末複習階段,講什麼成了問題。田老師講的作文課,劉老師講的詩詞鑒賞,我講什麼呢?
這時候才覺得自己真是一無所長。
最後決定上一節閱讀課。
從高一開始,我每周都會給學生提供幾篇文章課下閱讀,除特別的文章作些講解,基本都是學生根據文末提出的問題自己閱讀。這周提供的是畢淑敏的幾篇文章,決定講其中的《我很重要》。
當初被吸引就是因為這個題目,“我很重要”,多麼霸氣多麼不謙虛!
我讀畢淑敏的文章並不多,覺得她的作品比較一元化,說得很對很有道理,卻不能深深地打動我。但她的作品積極向上、樂觀勵誌、接地氣,充滿正能量。
堅持一個觀點:學語文不是學課文,而應是通過學課文來學語文。
四
課上完了,覺得自己表現還可以,倒是學生在特定的環境裏比平時緊張太多,一些很簡單的問題,竟不能流暢地表達,不過,還算差強人意。
講完後,寧老師說:聽了十幾節課,這是聽得最好最有創意的一節。又有幾個老師說了相同的意思。
我想他們都不用奉承我。
五
我很清醒,我知道由於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可能不會被評為“最好”,但得失結果對現在的我已不重要。
我知道,如果不是出公開課,誰都不會如此認真如此細致地去讀去03manbetx 一篇文章,所以說,出公開課可以讓自己在不斷地磨和反思中提高自己。
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