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癱瘓父親上大學不僅是盡孝
帶著癱瘓父親上大學不僅是盡孝
郭喜林
在民間有句俗語叫:“在家敬父母,何必遠燒香。”但是,趙德龍帶著癱瘓父親上大學,不僅是在盡孝,而且是在給父親創造一個新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因此,趙德龍的父親不僅盡情享受了兒子的孝心。而且,河南科技大學為趙德龍父親頒發了“教子有方”畢業證和“健康長壽”學位證。看到這個圖文並茂的新聞,令人回味無窮。
據人民網6月25日報道,還記得帶著癱瘓父親上大學的“孝心男孩”趙德龍嗎?今年夏天,他和父親一起大學“畢業”了!畢業典禮上,不僅他領到了自己的畢業證、學位證,學校還給他父親頒發了“教子有方”畢業證和“健康長壽”學位證。趙德龍曾在日記中寫道:“攜父上學,是學業不可廢、家父不可棄。生活雖艱難,但樂觀的心態最重要,奮鬥的青春最美麗!”如今的德龍,即將走上工作崗位,在向學校遞交的感謝信中,他說,將銘記校訓,永遠做一個渾身都是正能量的人。
記得,法國著名作家司湯達先生曾經說過:“老來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特權。”而且,美國老年社會學家戴維·德克爾先生說:“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由此可見,河南科技大學對於道德品質優秀的學生和家長不僅十分尊敬,而且十分敬仰;由此可見,河南科技大學不僅是在塑造學生的靈魂,而且是在為廣大師生樹立道德典範和學習榜樣。
趙德龍之所以能積極主動地承擔起照顧父親的責任與義務,是因為他的父親已經為趙德龍做出了榜樣。而且,他父親不愧是一個合格的父親;而且,他父親不愧是趙德龍合格的第一任老師。正是由於他父親的言傳身教,讓趙德龍受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而且讓他的靈魂得到了淨化。一個和睦的家庭,需要每一個人默默地無私奉獻;一個合格與稱職的父親,需要長期積累,才能讓兒女們發自內心產生敬仰和感恩情懷;一個兒子的孝心,是通過父母的一言一行積累起來的,而絕不是用金錢收買的;一個懂事和盡孝的兒子不怕同學們恥笑,他才能理直氣壯地帶著癱瘓的父親上大學,他才能把父親當做自己的精神財富,而絕不是自己的累贅。所以,趙德龍坦然地要為癱瘓的父親奉獻愛心、細心、耐心和責任心。
可以說,感恩和愛心是兒女們盡孝的道德基因在繼續發酵;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繼承和發揚父母的盡孝基因。隻有把愛心傳承好,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才能繼承和發揚光大;隻有用實際行動把愛心和孝心疊加起來,尊老愛幼才能產生事半功倍之效,尊老愛幼的價值才能保值增值,尊老愛幼的價值才能比金子更珍貴。
《韓非子·喻老》中曰:“誌在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其意思是,人的意誌最艱難的地方,不在於戰勝別人,而在於戰勝自己的弱點。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現實困難,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但是,麵對困難不能懦弱,不能自卑。隻有鼓起勇氣,才能增強自信;隻有戰勝自己心中的自卑與懦弱,才能獲得人生道路上的新起點;隻有不斷地創造新的起點,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才能徹底擯棄自暴自棄心理,才能勇敢地接受各種磨難與挑戰。
正如陝西籍著名作家柳青先生在他的名著《創業史》中所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隻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也就是說,隻要我們義無反顧地選擇一個正確的前進方向,並毫不動搖地堅持走下去,就能獲得人生道路上新的曙光,就不會遭遇新的坎坷與磨難。隻有不離不棄地熱愛父母,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道路就會比金子更加閃亮和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