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莊礦:煤海上陣“父子兵”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兗礦集團興隆莊礦有這麼父子仨,同在一個屋簷下, 又是父子、兄弟、同事,這是一個特殊的礦工家庭。子承父業、父子、兄弟同耕的選擇使他們與煤礦同呼吸,共命運,在興隆莊礦,每逢提起他們的名字沒有一個不豎“大拇哥”的,他們用行動讓“礦工”這個職業迸發出時代光芒。
“子承父業,我特別自豪”
“我和弟弟在一個區隊,我爸爸也是老掘進工”,孫星景每次提到爸爸和弟弟,都有一種自豪感。
爸爸孫東會今年50歲,是掘進二區生產班班長,1986年參加工作,紮根井下一線已有32個年頭。孫星景和弟弟孫興玉一個80後,一個90後,2011年大學畢業後,同時招工分配到掘進一區,成為一名掘進工人,從一個普通礦工,雙雙成長為生產班班長,這與父親的言傳身教和教育引導分不開的。他們三人加起來為煤礦奉獻了近半個世紀。在他們心中,漆黑的礦井、幽暗的巷道幾乎就是生活的全部。由於工作忙,父子仨聚在一起的時間很少,但隻要聚在一起,他們聊的就是礦井、安全、生產。
一直以來,父子三個都是月月出滿勤,天天幹滿點。每月休班都是讓同事先休,盡同事挑時間,自己都是插孔休班,而且月月獻公休三四個,他們始終牢記父親的一句話,“你既然選擇要幹煤礦,就要有煤礦工人特有的品質: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紮根於煤礦,立誌於煤礦的精神。”
責任在肩勇擔當
父親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帶動著全班人員共同奮進,無怨無悔的紮根在煤海第一線,從來沒有動搖過獻身煤炭事業的信念,頭痛腦熱堅持上班,家中的大事小事全部交給妻子,一心撲在工作上。
工友們開玩笑對他說,“身體是自己的,事情是企業的,你這樣做圖什麼?”不善言語的他隻說了句“圖啥,就圖企業給咱的飯碗”,他笑一笑又繼續做自己的工作。
他經常對工友們做思想工作,“煤礦的環境雖然艱苦,我們多進一尺洞子,就是在為礦井做貢獻,同時也為我們增加了收入,要幹就一定幹出個樣子來。”
自孫星景入礦那一天就卯足了勁,他要以父親為榜樣,“要幹就一定幹出個樣子來,不給爸爸丟臉。”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見習期剛過,他主動要求上迎頭,和班組長、老工人一塊幹,不怕吃苦,有什麼活兒總搶在先、幹在前,有什麼不懂的、不會的就虛心向他們請教學習。有弄不明白的,就向技術員或老工人請教,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很好地掌握了掘進工作中的各道工序,對各種操作技能都能熟練掌握。
“安全至上,家裏有個賢內助”
這個家的三名礦工每天能夠安心工作的背後,離不開默默支持他們的母親,媽媽為了讓丈夫和孩子們安心下井工作,盡可能料理好家庭,生活上照顧好他們,每次上班前都要囑咐一聲注意安全,下班後,一個潔淨的家、一張開心的笑臉、一句溫馨的問候和一頓熱騰騰的飯菜,時刻不忘睡覺時再吹吹安全枕頭風,讓丈夫和孩子們感受到全家平安才是最美好的幸福。
他們上的班次都不一樣,很少能湊到一起,媽媽也不辭辛苦,把飯菜做了一頓又一頓,她深知安全的重要性,從來不會影響他們在家好好休息的時間,自己一個人承擔了所有的家務,還幫忙照看起了小孫子。
“下井幹活就得講安全,沒有安全掙再多錢也是白搭!”很樸實的一句話卻說出了母親的心聲。
在他的帶領下,月月超額完成生產任務,班組沒有發生過一次02manbetx.com ,多次榮獲礦安全生產班組稱號。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一次次錘煉,一點點進步。2015年,孫星景被推薦為生產二班的班長。他常對工友們說:“我們來礦上班,上有父母,下有妻兒,親人們時刻牽掛著我們,家庭幸福係於我們的一舉一動,
作為新時代的礦工,孫星景、孫興玉、孫東會這個“礦工之家”,就是靠著這樣堅定的信念,忘我的工作熱情,投身到煤炭事業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為實現自身價值而努力著,他們用自己的言行,詮釋著一個煤礦工人的諾言,為兗礦的安全發展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們父子三人始終以兢兢業業的態度和勇於奉獻的工作作風,贏得了采掘一線上下的一致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