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學院“women小隊”探尋十年老店,喚醒屬於徐州人的美食記憶
為了探究地道徐州傳統美食現狀,同時增加對徐州傳統美食的了解,礦業工程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小組women隊7月23日開展了對徐州小攤的調研。
下午2點,四名隊員分別來到了羊油炸串和辣餅鋪子展開了采訪調研,徐州烈日炎炎,四名隊員步行來到公園巷小學附近的羊油炸串鋪。在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後,賣羊油炸串的阿婆接受了采訪,采訪過程中阿婆沒有過多的話語,隻是簡單的回答了小隊提出的問題,但向我們闡釋了羊油的好處,“用羊油炸比普通的植物油炸的更香也不那麼油膩”,據阿婆所說,她擔心外麵賣的羊油不正宗,她用的都是自己家裏的羊油,每天五點多起去拿羊油,三十三年,日複一日,阿婆還訴說起了自己以往的以此寶貴經曆,一次阿婆家裏沒了羊油,不得以用了植物油,常來的食客嚐出了味道批評了阿婆。即使是炎炎夏日,也依舊有不少的顧客來到阿婆的店中購買炸串,阿婆陪伴了這裏的一代人,對於食客而言,他們來吃的不隻是炸串,更是獨屬於他們的青春回憶。阿婆還說,她現在67歲了,賣炸串就當是一種消磨時間的方式。
沒有花銷的宣傳,隻有簡單的作坊、幹淨的環境,像羊油炸串這樣的小店在徐州美食圈激烈競爭中依舊屹立不倒,靠的是味道,是真誠。可當小隊問起是否會將其進行傳承時,阿婆沉默許久說到“沒人學”,隊員們覺得惋惜,如果阿婆的羊油炸串就這樣消失,對於當地來說或許是一種遺憾。
接著women小隊來到了三中上坡的郭際辣餅,辣餅鋪子的大叔也欣然接受了采訪,采訪過程中,他給我們講述了他和辣餅之間的故事,“剛開始的時候,我在食堂上班,就有這類餅,但是我自己的口味比較重就加了蔥和辣椒,又做了不少嚐試,就有了現在的這種餅,從我接觸已經有三十多年了,自己賣了二十三年”。當我們問及是什麼樣的力量促使他堅持下來的,他又回答說:“很多顧客就喜歡這個口味,它是一種很古老的味道,它不能變,為了讓顧客吃著好吃。”在隊員采訪的期間仍然有人來買辣餅可見其火熱程度,大叔驕傲的說:“我的顧客連北京上海的都有。”
問到關鍵的傳承問題,大叔很鄭重的說:“因為這種味道是一種老味,它不是說隨便教給一個人就可以做出來,得經驗上比較豐富的人才行,很多人就算學了也隻是為了盈利,他不會去鑽研這個味道,到時候要是滿街都是,那不是壞了招牌。”大叔還表明在遇到對的人的時候也會將其授予並傳承下。在我們去的時候,郭大叔的兒子小郭也在幫忙,但大叔說就連小郭也不願把這家店傳下去。
經過本次調研發現,這兩家曆史悠久的小店都麵臨著著共同的問題,無人傳承,現在的年輕人往往不願意做這種利潤低又辛苦的工作。翻閱徐州的美食行業的曆史,從當年引起不小熱潮的各路美食派係,川菜、粵菜,以及海外飲食文化,西餐、日式料理、韓國菜、自助餐等等,均得到了成功的推廣,受著年輕人的推崇,然而代表著傳統徐州味道、載滿了徐州人回憶的小攤子們將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