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良公司: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調研
摘要:工匠精神,已經成了全社會的流行詞,不僅工會組織和新聞媒體重視,企業界、學術界也都在研究、探討。當前,弘揚工匠精神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澄合礦業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葉東升同誌在公司勞模澄合工匠表彰大會上要求大力弘揚公司勞模澄合工匠的崇高精神和優秀品質,激勵全公司廣大幹部職工以模範為榜樣,爭先創優,勇於擔當,為澄合礦區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如何更好的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成為今後一段時期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創新
一、工匠精神的內涵
工匠精神的內涵有主要體現在敬業、精業、奉獻三個方麵。這三者是互相聯係、有機結合的。敬業反映的是職業精神,是前提;精業反映的是職業水準,是核心;奉獻反映的是個人品德,是保障。可以說,新時期的工匠精神,是勞模精神、勞動精神的重要體現。
一是敬業精神。就是對所從事的職業有一種敬畏之心,視職業為自己的生命,把幹好本職工作當作天職,並為之兢兢業業、孜孜以求,刻苦學習、勤奮鑽研。陝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陝西陝煤澄合礦業公司百良旭升煤炭有限責任公司綜采隊生產一班班長孫俊峰同誌,立足本職,紮根煤海,帶領全班職工嚴抓細管,狠抓各項任務落實,注重發揮全班的集體智慧和力量,取得了驕人成績,連續5年未發生重傷以上人身02manbetx.com ;原煤產量始終走在該公司的前列,並屢次刷新公司單產最高紀錄。
二是精業精神。就是精通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技藝精湛。全國勞動模範張玉和同誌平時工作細致嚴格一絲不苟極近嚴苛,工作中即使很簡單的修理工序,他都反複試驗一絲不苟。礦井主副絞車房兩套老的掉牙的絞車提升係統,成百上千個繼電器劈劈啪啪運作,怒吼電機,瘋狂運轉的提升機,飛速旋轉的天輪.....這一切龐然大物在他手下服服貼貼。
三是奉獻精神。就是對所從事的職業有一種擔當精神、犧牲精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不急功近利、不貪圖名利。澄合礦業公司勞模、百良公司綜掘二隊隊長曹勝利同誌參加工作三十年如一日奮戰在井下一線,視安全生產為己任,是領導眼裏“放心”的隊幹,是工友心中“貼心人”,帶領掘二隊職工走出了一條“自我加壓、自我提升、自主管理”的區隊管理新路子,為礦井提升全員素質,消除重大隱患做出了突出貢獻,被譽為“百良公司區隊自主管理的帶頭人”。
二、弘揚工匠精神的重要意義
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種精神。是工匠們對自己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追求極致、追求完美、追求更好,努力把品質從99%提升到99.99%的精神。其次是一種追求。是工匠們以質取勝的價值取向,以及對自己所熱愛的事業無比執著的職業追求。再次是一種品質。是工匠們執著於產品和品牌,鍥而不舍、心無旁騖、專心致誌的品質。最後是一種氛圍。是全社會對工匠們的敬意,以及相應較高的社會地位。工匠精神的提出,對於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推進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第一,是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的需要。五大發展理念集中體現了今後5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的發展思路、方向和著力點,深刻揭示了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把握了發展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特點,順應了推動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的新要求,點明了破解發展難題的新路徑。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充分發揮追求完美、耐心專注、一絲不苟、不走捷徑的工匠精神的引領作用,才能更好推動發展方式轉變,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第二,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當前,許多行業低端產能嚴重過剩,但中高端產能嚴重不足,生產與供給無法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中高端需求。由於無法在國內買到高質量的產品,大量購買力流向國外。與此同時,國內大部分商品卻在進行低質低價式的競爭,既不能充分滿足市場需求,更不利於技術創新與行業進步。這就需要弘揚工匠精神,讓企業對質量精心打磨,對品牌精心嗬護,讓職工對工作一絲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第三,是加快轉型升級的需要。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當前,我國製造業大而不強,科技含量不高,發展日漸乏力,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任務越來越緊迫。這就需要弘揚工匠精神,通過科技創新與技術創新推進製造業的質量升級、技術升級、產業升級,真正實現從量到質、從速度到效益、從舊動力到新動力的更迭轉換。
第四,是從物的現代化向人的現代化轉變的需要。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告訴我們,人的現代化是社會現代化的核心,但是人的現代化總是滯後於物的現代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僅有“利器”,未必能“善事”,想要“善事”,關鍵在於用“利器”的人。現在影響我國社會現代化進程的關鍵因素,不是物,而是人。這就需要弘揚工匠精神,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去推進人的現代化,去培育善用“利器”的人。
三、如何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
第一,教育先導。要強化職業教育,讓職業技術教育在國家有更高的社會地位。要加強企業的職業培訓,構建科學合理的技術工人培訓體係,通過係統的、專業的、全方位的員工培訓,有目的地提升職工技能素質,使之真正成為能做事、會做事、做好事,並創造高效勞動價值的“工匠”型人才。
第二,政策引領。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需要頂層設計。政治上要有待遇。著力開辟優秀技工的上升通道,完善技能人才的評價機製與優秀技能人才獎勵製度,大力評選表彰傑出技能人才,樹立工匠精神先進示範;經濟上要有保障。確保技能人才有用武之地,提高勞模工匠的收入、待遇,讓勞動者無需為基本生存煩憂,充分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企業裏要有地位。充分認清、高度重視工匠的作用,在全礦區形成尊重技能人才、認同技能人才、爭當技能人才的主流價值觀念,讓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價值追求蔚然成風。
第三、不斷創新。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需要創新精神。創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在這個日新月異、快速奔跑的互聯網時代,我們並不缺少創新,但缺少好的、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創新。如果沒有工匠精神對本職工作的專注,想在創新之路上走得遠,無異於癡人說夢。創新是工匠精神的延伸,隻有把創新精神與工匠精神相結合,才能有效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效益。
四、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應成為工會工作的重要抓手
工匠精神應該成為廣大職工的主體意識和主流精神,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應該成為工會工作的重要抓手,這是工會組織的職能,更是職責。
第一,深化藍領素質提升工程。充分發揮工會“大學校”作用,整合工會組織優勢與社會資源優勢,與時俱進,進一步深化藍領素質提升工程。在繼續服務好傳統藍領技術工人的同時,進一步關注城市新藍領群體的成長與發展。學曆提升與技能提升並重,完善“技能培訓、技能幫帶、技能競賽、技能晉級、技能激勵”五位一體技能提升機製,拓寬服務對象,拓展服務內容,引導和幫助職工學技術、提技能,長才幹。
第二,深化職工經濟技術創新。要采取有效措施,尊重職工首創精神,激發職工創新熱情,鼓勵職工開展經濟技術創新。要以創建“工人先鋒號”、張玉和創新工作室為載體,廣泛組織職工開展“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攻關、小建議”等“五小”活動,工會要邀請專家及時給予技術指導,及時幫助總結提煉,培育職工創新成果,保護職工知識產權。
第三,營造尊重工匠的社會氛圍。要積極培育和選樹工匠的優秀代表進行表彰獎勵,並作為宣傳和弘揚工匠精神的重要載體和抓手。從發動、推薦、評審、認定、激勵各個環節,全過程宣傳工匠和工匠精神。工會要把握輿論導向,持續不斷地為工匠發聲,為工匠正名,讓社會重拾失落已久的工匠精神,讓工匠享有本該屬於他們的尊重和敬意,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勞動、尊重技術、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