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煤澄合董礦:烈日下最“可愛的人”
七八月的天,驕陽似火,地表溫度也朝著40℃大關邁進。而在高溫之下,卻有這樣一群為了澄合發展、為了董礦的生存,奮戰在烈日一線最“可愛的人”。
矸石山上的“鋪網人”
在陝煤澄合董礦矸石山,這裏沒有大樹的陰涼、也沒有辦公室的習習涼風,隻有不斷上升的溫度,而為了響應環保要求,矸石山裸露區域必須進行拉網覆蓋。為了防止中暑,更為了盡快完工,注漿隊隊長範小平每天早上4點就開始準備,5點就帶領矸石山上的職工開始開工鋪網。臨近中午時分,這裏還那是矸石山,早已變成了火焰山,草帽也遮擋不了這毒辣的太陽,豆大的汗珠在範小平的額頭上不斷落下。董礦是個老礦井,矸石一直傾倒在這裏,長久形成的矸石山也未曾處理,地方大、攤子廣。“一天下來,至少要跑個上萬米。”範小平說。不管天氣有多熱,他每天都要把矸石山轉遍。頭頂草帽,穿著工服的他,皮膚也被曬得涇渭分明,膚差明顯,看起來更像個農民。範小平說,現在環保抓得緊,中央巡視組8月份就要來陝西了,不能耽擱,必須抓緊,不能因為環保問題而影響董礦發展,影響澄合發展,這些辛苦,值了!說完,範小平又開始了他“火焰山”的又一輪巡視。
裝載機內的“熱火人”
董礦分公司煤場已完成的基本整治,可日常維護少不了,而這少不了,更少不了裝載機,沒有了它,這煤場的煤可就推不動了。由於裝載機司機較少,運銷科職工曹福來被推到了裝載機司機崗位上。裝載機裏不是小汽車,沒有空調,隻有一扇小小的窗戶通風,裝載機的發動機在不停地工作下會產生很高的熱量,部分熱量也會順著縫隙流竄到駕駛室,造成駕駛室溫度高達近五十度,可他卻還要圍著個“火爐”開展工作。每天他都舞動著機車大鏟,如人的肢體一般靈活,推煤、裝車、平整煤場,時不時還要為他人端送物料。工作期間,隔著四周的車窗都能看到他臉頰上的汗滴不停地往下滴,小息間才發現,他的衣衫已全然被汗水濕透。“對於我來說,外麵三十七八度的溫度真涼快!”曹福來這樣打趣道。
車間房裏的“悶籠人”
待過董礦車間的人都知道,裏麵真的是“冬涼夏暖”。車間的工作間,在夏天更像個大悶籠。礦上其他部門科室在為環保忙的如火如荼之際,車間的職工們也在為井下安全生產加油賣力。錨杆廠班長黃斌,雖然個子矮小卻幹活賣力,頭頂的大棚、防曬網,焊接再焊接,重複再重複,好似身處蒸籠一般,炭燒火烤,汗水順著黝黑的臉龐,沿著脖頸一縷縷留下,浸濕了衣衫。“再苦再累,也要保證井下錨杆的供應!”個小的黃斌說的話很是硬氣。今年董礦過地質構造特殊帶,日常設備損耗較大,車間綜采班技術骨幹康華龍,這位年輕的職工,電焊、氧氣焊齊上陣,帶頭保證了兩個工作麵、三個掘進隊的日常維修工作,而車間“大悶籠”裏的溫度早已達到四五十度。靦腆的他總是說:“又沒幹啥大事,不算啥,不算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