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老鏡框——山東能源重裝集團魯南裝備公司抗戰老兵劉立春講述過去的故事
兩個老鏡框——山東能源重裝集團魯南裝備公司抗戰老兵劉立春講述過去的故事
(劉立春和他的老相框)
本報棗莊訊 16歲參加八路軍與敵寇鬥智鬥勇,33歲投身國企建設建功立業,即使已是91歲高齡,他堅持讀書看報,政治學習從未落後。是什麼讓他初心不改、本色不變?被他視為珍寶的兩個老鏡框背後又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滿懷敬意,筆者來到了抗戰老兵劉立春的家中,聽老人講述那過去的故事。
走進劉立春家中,最醒目的當屬客廳牆上掛著的兩個老式玻璃鏡框。泛黃的老照片、洗的發白的紅領章,都被劉老珍藏在鏡框裏。“日本人天天都來掃蕩,死了好多人。我從家裏偷跑出來,一心就想去山裏找隊伍,好能打鬼子。那年我16歲。”看著鏡框裏閃閃發亮的軍功章,劉老對75年前的情形仍記憶猶新。
(劉立春當兵時的老照片)
“鬼子大麵積搜山,跟瘋了一樣殺人。把重要的文件、物資轉移出去後,我和戰友馬上回過頭來救村民。”劉老說,1943年底,日軍對沂蒙山區發動重點進攻,進行了上百次“大掃蕩”。有一次反圍剿,劉立春的槍裏隻有3發子彈,為了躲避敵人的追擊,他隻能帶著村民在高粱地、荒草地中穿行。“鬼子用刺刀一下一下戳草叢,刀就從頭上劃過,我們趴在草棵子裏連氣兒都不敢喘。”回憶過去,劉老紅著眼說,自己最遺憾的是在即將逃出包圍圈時,一位後勤部部長被敵人發現中彈犧牲,可身後敵人在瘋狂地掃射,他甚至來不及回頭看倒下的戰友一眼,隻能流著淚、咬著牙,拉著鄉親們拚命向外衝。摩挲著鏡框裏的老照片,劉立春閃爍的淚光中似乎映出了一個個戰友的身影。他指著一張合影對筆者說:“這兩個戰友是和我一起參軍的,他們一個死在了戰場上,一個在戰鬥時受傷,腸子都淌出來用手托著繼續戰鬥。我找到他時,他就倒在了機槍旁邊,血把地上的土都給染紅了。”
不忍劉老沉浸在戰友犧牲的痛苦中,筆者趕忙換了個話題問:“這個小鏡框裏還有過去的糧票呢,是不是轉業後廠裏發的?不打仗了,您可以享受生活了吧?”劉老聽了連連擺手:“建廠時啥都沒有,我剛從革命戰場上下來,又到了新中國建設的戰場。”
1958年,33歲的劉立春從部隊轉業到官橋礦務局機械製修廠(即魯南裝備官橋分公司的前身),負責采買機器、生產材料、圖紙等工作。當時物資匱乏,機械製造所需的生鐵、焊條等原材料和車床、機床等設備隻能在上海購買,再由火車運輸到當地,過程十分複雜。為加快物資流轉的速度,從采購到發貨再到驗收,劉立春都要全程跟蹤,常常在上海、棗莊兩地來回奔波。“買不著材料著急,買著了又怕運輸出問題。我天天提心吊膽,生怕出錯。”劉立春講起了找設備的一段經曆。
1959年一個大雨磅礴的夜晚,正在廠裏準備接設備的劉立春接到了一封加急電報,報文上說從上海購買的兩台機器找不到了。“我嚇壞啦,就跟天下的雷掉在頭頂一樣。”回想當晚的情形,劉老仍心有餘悸。頂著狂風暴雨,劉立春徒步跑到了15裏外的火車站,連夜把車站的倉庫翻了個遍仍一無所獲,緊接著他又買了去上海方向的火車票,一站站地問、一個個倉庫地找,第二天才在徐州火車站的倉庫裏找到了運輸中的機器。“機器是廠裏最值錢的寶貝,是大家一分一毛攢錢換來的,絕不能丟。當年為了省錢、為了建廠,有人把命都搭上了。小張(化名)就是想給廠裏省3毛錢的運費,自己用地排車去拉材料,結果車翻了。他被車把子卡住了脖子,年紀輕輕的就走了。”說著說著,劉老又拽著衣角抹了抹眼淚。他拍拍筆者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孩子,你要知道咱廠是很多人用命換來的,可能你記不住他們的名字,但卻不能忘了他們的恩。要好好工作,把咱廠搞好,才能對得起他們。”聽到這,筆者的眼淚也止不住了。
(劉立春認真研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在書房的寫字台上,筆者還看到一摞摞整齊的報紙、理論書籍和學習筆記。一問才知,原來退休後的劉立春依然堅持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最新成果,及時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劉立春的大兒子告訴筆者,去年從十九大開幕式到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筆者見麵,老父親盯著中央台天天“追劇”,一條新聞都沒落下。最近老爺子還迷上了《大國重器》、《輝煌中國》、《超級工程》紀錄片,說是為了了解機械發展,好給廠裏提建議。臨別前,劉老還囑咐筆者回頭給他帶些報紙,看看企業有啥新變化。“等我腿腳硬朗點,我還想回廠看看,和新產品、新設備拍個照,還放到我的老鏡框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