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管理學院“傳統文化尋找小組”開展“訪民間、尋文化”暑期實踐活動

作者:袁一茜 張瑞褘 2018-08-17 22:45 來源: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
8月13日至8月16日, 管理學院“傳統 文化尋找小組”暑期實踐團8名成員分別前往4個不同省市,於湖南湘西、廣東湛江、海南三亞等地對民間 文化進行實地考察。活動旨在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
據悉,中國傳統 文化是中國數千年沉澱下來的精華,學習中國傳統 文化具有重要意義,但不可否認的是忽視傳統文化的現象時有發生,有些傳統手藝幾乎沒人繼承。本次“傳統文化尋找小組”決定去往不同地區,探索不同種類的文化,將其發揚光大。
8月13日,第一支小分隊準時趕到了廣東省湛江市,走訪調查湛江戲曲舞蹈文化,在湛江市民間藝術團,實踐團成員了解到湛江市現有民間藝術120多種,盛行30多種表演藝術, 其中包括遂溪醒獅、吳川飄色、東海島人龍舞等藝術精品。隨後,實踐團成員對表演人員進行采訪,在與表演人員的交談中實踐團成員學習到,湛江民間戲曲曆史悠久,經過不斷發展,現主要有民間木偶戲和地方戲曲兩大類。湛江民間木偶戲分為粵西白戲、吳川木偶戲和黎戲,湛江地方戲曲隻有雷劇和粵劇。另外,湛江的舞曲也是十分的豐富。曲包括粵曲、歌謠、蓮花板等。而舞則又分為兩種,分為屯分舞、散花舞和母蓮舞的宗教舞蹈和分為蜈蚣舞、紫微降貔貅、舞鷹雄、獅舞和龍舞的動物舞蹈,美不絕倫。
次日上午8時,另一支小分隊來到龍山縣苗兒灘鎮惹巴拉村,觀看土家織錦的全部製造過程並進行記錄,感受到悠久的土家族文明後,他們讚歎不已。據實踐團成員了解,土家織錦作為“中國四大名錦”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土家族隻有語言沒有文字,勤勞智慧的土家人用土家織錦來記載土家曆史,因此織錦上的圖紋豐富多樣,人物、花草、動物、民俗活動等都反映了獨特的土家文化。實踐團成員又走訪了從事土家織錦的民間藝人,各位土家織錦的傳承人都十分熱情,從交談中得知,在他們那個年代,多數農村婦女都會做土家織錦,隻是甚少有人堅持下來,而能將織錦中的各個風格、技法融會貫通也是非常不易。由此可見,有些傳統文化正在失傳,保護與傳承刻不容緩。
為了加深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了解,8月15日,第三支小分隊來到三亞千古情調查海南黎族的風俗文化,觀看完黎族人民的舞蹈表演,實踐團成員忍不住感歎:“黎族舞蹈豐富多彩,起源於自己生活、生產活動及特有的自然崇拜,可謂是精彩絕倫。”觀看完黎族人民有“世界罕見的健美操”之稱的竹竿舞表演之後需,實踐團成員也加入到跳竹竿舞的隊伍中,和黎族人民一起歡笑,感受多姿的黎族歌舞文化。
8月16日,最後一支小分隊到達陝西省漢中市古漢台和拜將台,欣賞劉邦韓信君臣之間的故事,領略漢中文化和特色小吃。在古漢台實踐團成員隨機采訪了一位當地工作人員,詢問其在古漢台工作的感觸,他說:“我被這三國兩漢的文化所吸引,一直陶醉在美好的漢文化中,為自己是炎黃子孫、漢文化的傳承者而驕傲、自豪!”工作人員的一席話使實踐團成員感受到傳統文化永遠是炎黃子孫的精神根基,保護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不隻是文化傳承人的任務,更是全體國人的責任。
實踐雖然結束,但傳承永不結束。本次尋找傳統文化的活動,不僅增加了 管理學院“傳統文化尋找小組”實踐團成員對各自地區傳統文化的了解,也增強了成員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決心,讓成員們堅定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責任感,今後也將為傳統文化的挖掘付出自己的一份力。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