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故鄉月更圓
不知不覺又到一年中秋時。似水流年,往事如煙,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往事都被我漸漸淡忘,可不知為何,故鄉的中秋月夜卻使我終身難以忘懷,深深印在我的記憶深處。
記得小時候,每到中秋夜的晚上,村裏的男女老少都會不由自主地聚在當街,男人們吸著煙、喝著水、拉著家常,婦女們打著毛衣、磕著瓜子,而小孩子們卻啃著月餅、捉著迷藏。在皎潔明亮的月光下、稀疏的樹影、微冷的秋風,交織成一幅淡淡的圖畫,映襯出一種恬靜優美的氣氛。說是為了賞月,其實誰也沒有那個雅興,大家聊的都是一些東家長,西家短。要是能有個在外地工作的人回家來過中秋,那他絕對就是這一晚上的主角,大家都會圍著他,給他敬煙、斟茶,聽他講外麵的精彩世界、奇聞趣事。說者講的神采飛揚,聽者聽的聚精會神,大家或哄堂大笑,或低頭深思,場麵一會兒熱烈,一會兒沉默。所有人都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這是一種難得的愉悅和輕鬆。高懸在空中的圓月,雖然沒有聽到對自己的讚美與歌頌,但是它看到這種和諧、安寧,同樣也會流露出愉悅、輕鬆的微笑。
在我小時侯,除了盼著過年外,就是盼著過中秋節了,我並不是為了賞月,而是想著吃那些平時難得一見的月餅和蘋果。往往是離中秋節還有半個月,我就會盼著過中秋節了,時常會纏著母親買月餅,好象晚了就再也買不到似的。母親收工後,在昏暗的煤油燈下盤算著收入,想方設法讓我們能在中秋節吃塊月餅。母親每次買來的月餅雖然都是黑乎乎、硬邦邦的,盡管這樣,對於我們來說這也算是美味食品了。在月餅買回來而又未到中秋節的那段日子裏,我與哥哥多次想打開偷吃一塊,又怕被母親發現挨罵,隻好強忍作罷。好不容易才盼到過節了,月亮剛一爬上樹梢,我們一家三代七八口人圍坐在庭院的方桌旁,細細品味著月餅,聽奶奶講關於中秋佳節的傳說,我就會覺得天上的月亮好圓好亮。
後來,我終於明白,對於別人來說,中秋也許隻是一個平常的日子;而對於我來講,中秋就是一個盼望,盼望能夠在中秋這一天,真真切切地看月亮,以求得到一種團聚後的心情舒暢和心靈上的極大滿足。
那時的中秋不像現在,商家早早地就打出廣告,推銷月餅,而且月餅五花八門,什麼樣的皮兒,什麼樣的餡都有。那時能去趟縣城,在小商店買塊月餅,就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了。月餅買回來之後,母親就把月餅放在竹籃裏,高高吊掛在房梁上,那個懸在房梁的竹籃,就成了我們最大的念想。可是想歸想,不到十五晚上,沒上過供,絕對是不能吃的。母親每次看到我們經常望著那個竹籃發呆,都會笑嗬嗬地說:“別著急,等到十五,就會給你們吃!”
中秋節,即是思親、念友、賞月、感懷的日子,也是人們難忘的日子。月,有盈有缺;人生,有得有失。月的盈缺是大自然的作品,我們無權更改。人生的得與失,則是我們自己的事情。讓潔白的月光照亮心靈的每一個角落,讓我們自己的人生少一些缺失與遺憾,多一些美好的回憶和幸福的感受,應該是大家都能夠做到的吧。
今年中秋節,我雖然不能回到千裏之外的家鄉故土,不能與母親在如水的月光下賞月、拉家常,但我相信,故鄉的中秋月夜一定會很美麗,很動人。
我深信:故鄉的中秋之夜月兒會最亮最圓,我也希望家鄉的人們越過越幸福,越過日子越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