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礦山更加靚麗——鄭煤集團蘆溝煤礦綜合服務隊采訪記
十月的蘆溝礦區處處綠色盎然,草木依依,鳥雀爭鳴,置身其中,有一種大自然的清新。工作了一天的人們走在平坦潔淨的礦院大道上,休閑在綠樹成蔭的環境中,壓力和疲憊早已消散得一幹二淨,這些美景的“塑造大師”就是蘆溝礦綜合服務隊的環衛工,就讓我們用最樸素的語言向這些“大師”們道一聲:“你們辛苦了”。
帶著此種敬意之情,10月25日,筆者走進了該礦綜合服務隊,以采訪之名探尋一下環衛工工作的塑“美”之旅。
“為了讓礦山更靚麗,苦髒累咱都不怕”
一進隊部的門,恰巧碰見該隊辦事員呂亞麗正在忙著找隊長、支書簽工資冊,問清來意後,她告知筆者:“俺隊長、支書不在隊部,我也正在急著找他們。”於是,筆者便一直跟著辦事員追尋到職工宿舍樓前的垃圾存放點,支書米建偉和幾個環衛工正在忙著裝垃圾。隻見他挽著袖子,雙手猛一用力,將垃圾桶托舉到車上,傾倒完後,又用鐵鍁將零碎垃圾一鍁一鍁往車上裝,累得滿頭大汗。見此狀,筆者立即說道:“米支書,歇會兒吧,我想找您聊聊。”米建偉一邊幹活一邊說:“等會兒我幹完再說。”就這樣,一直等到垃圾清理完才得空與筆者在現場聊起來。
“米支書,這些苦活兒累活兒不是有人幹嗎,您工作這麼忙,還用得上親自動手幹?”筆者笑問道。米建偉喘了口氣說:“哎,沒辦法,現在人手緊張,誰叫咱是幹部哩,再說自從咱礦實施機構改革後,服務隊與民警隊合並,成立綜合服務隊,原有百十號人,礦上實行定崗定員,對崗位競聘和拍賣,現在南井隻有三四十人,可以說現在1個人頂2人用,就拿工業廣場衛生來說,原來6個崗,現在隻有2個崗,不僅要負責打掃衛生,還得衝刷地麵、順便裝垃圾、澆樹澆花,整天忙得一塌糊塗,可忙歸忙,但效率還是上去了。大家現在都想開了,企業形勢這麼困難,成本壓力大,現在有一個固定崗位很不錯了,好賴有口飯吃,再說大部分人都年紀大了,出去找工作更是難上加難,所以大家幹活兒都很賣勁兒,把礦上的活兒當成自家的活兒幹。總之一句話,為了讓礦山更加靚麗,苦髒累大家都不怕。”
細細品味米支書的話,我們不難發現,環衛工的工作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
“咱吃的就是這碗飯,幹的就是這活兒”
在工業廣場東南角,一名環衛工正在拉著水管子給花木“輸液”。一輸上水,花木仿佛一下子變得清醒了,透著微微陽光熠熠生輝。經打聽得知他叫孫本善,一聽名字,不由得想起三字經來:“人之初,性本善……”初識孫師傅就能感受到他的憨實能幹的本性。
通過細談得知,孫師傅今年54歲,1980年參加工作,至今已滿36年工齡,在井下幹掘進10來年,在平地倉庫幹了20多年,由於長年累月工作疾病纏身,礦上出於照顧,讓他到綜合服務隊當了一名環衛工。他把煤礦工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帶到了環衛工的崗位上,雖然才幹了短短三個月,不顧身體多病,苦活兒累活兒都衝在前、搶著幹,出色的工作得到了隊幹和工友們的一致好評。每天天剛蒙蒙亮,孫師傅就開始忙碌了:兩隻大手緊握掃把,左右開弓,將灰塵一掃而光,就連隱藏在花木叢中的微小垃圾他也絲毫不放過,用手撿,用笤帚掃,把垃圾收入編織袋,倒入垃圾桶,一切就緒,開始衝地,灑水車灑不到的地方,成了孫師傅的重點“領地”,隻見他將管子接到水龍頭上,手握管子將地麵衝刷一新,然後再將所有的垃圾桶裏一桶桶垃圾裝車運走。筆者粗略為孫師傅算了一筆賬:工業廣場內部總路程約有一公裏多,每天光掃地、衝地就得五六個小時,更何況還得臨時裝垃圾,一天下來,工作時間有12個小時。
“孫師傅,天天幹這些工作,您身體能受得了嘛?”筆者問道。孫師傅笑著說:“人呐,不管幹啥,要幹就得幹好,咱吃的就是這碗飯,幹的就是這活兒。”聽著孫師傅樸實的話語,筆者想起一首詩來,借以讚美像孫師傅這樣的環衛工人:披星戴月真辛苦,奮戰礦山打掃忙。工業廣場展風采,環境宜人寫華章。
“寧可讓人罵,也不能壞規矩”
中午時間,正值上下班高峰期,出入車輛多,規範車輛停放工作就成為綜合服務隊的緊要任務。筆者下樓時,正好碰見該隊隊長蘆建偉正在礦院大門口協調停車問題。“咱礦有規定,這裏不讓停車,請您配合一下咱的工作,把車停到停車場。”蘆建偉對一位外來人員說道。“咦,你還管得老寬哩,我就停一會就走,礙不著多少事。”那人一邊嘟囔一邊走。“不行,必須把車停到車場,否則,現在開走。”蘆建偉毫不留情地說。那人見狀隻得乖乖把車開到了停車場。
在與蘆隊長交談中得知:“像這樣的事兒就跟吃家常飯一樣,天天都有,有的職工理解,有的不理解,碰見不講理的人,有時嘴皮子都磨破了也不太奏效,什麼難聽說什麼,甚至罵你兩句你也得受。可為了維護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寧可讓人罵,也不能壞規矩。”
環衛工作是麵子活兒,一點一滴都來不得絲毫馬虎,它代表著企業的形象麵貌。環衛工整天重複著同一件事情,可以用枯燥無味作注解。當然也有人說,環衛工作技術含量低,誰都會幹,在筆者看來,這可不一定。在采訪蘆隊長時,他用一位富含哲理的話來驗證了綜合服務隊的工作:“把複雜事情簡單做就是專家,把簡單的事重複做就是行家。正是靠著這些“專家”、“行家”,用踏實的工作,默默守望著礦山這片美麗的土地。
筆者在綜合服務隊采訪時看到,該隊掛上了一麵紅旗,經了解得知,這是礦上對該隊工作的肯定和褒獎,在這鮮紅的旗幟上更凝結著該隊全體幹群無私的奉獻和辛勤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