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憶中,體味今日的幸福
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當代命運走向的重大抉擇,是指引中國實現繁榮富強的一盞明燈,是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生動、最形象、最成功的正確實踐。
春雷滾滾,激蕩人民夢想;駿馬飛奔,奔出中國輝煌。對於提到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堅信每個中國人都會情不自禁的回首走過的路子,腦海裏都會瞬間功夫浮現出幕幕場景,於感慨萬千之中,深感國家發展和個人生活的變化,其聯係何其緊密。我們真心敢恩於那個時代的偉大抉擇,倍加珍惜、熱愛於當下幸福的生活。
飲食穿衣方麵,這些淺顯的話題就不說了。筆者以精神文化發展的眼光,很細心的站在大眾化的立場,與讀者零距離進行情感交流。選擇由大家共同的記憶:從黑白電視機和露天電影這兩項特定年代的產物,展開一番回憶,對比今昔,表達出改革開放推動社會發展,實現人民幸福,這個鮮明的主題——題記
(一)黑白電視機的故事
常聽人說“人的一生中總會有一些事情,時光是難以衝刷掉的”我覺得這話一點兒也不假。我們每一個人從小時候,到長大了,再到為人父母,最後到晚年,我們的記憶中肯定有太多的事情,太多的人,讓我們所熟悉,所銘記。
作為八零後的一代,自然也會有自己那個時代特殊的集體印記。比如老鷹捉小雞、貓抓老鼠、打蠟子、打瓦、扔沙包等等。在這些集體記憶中,其中有一樣,一直以為比較重要,需要說一說。那就是兒時的黑白電視機和村裏看的露天電影。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期,盡管家家都有了黑白電視,可是由於那時有線電視普及率不高,所以兒時的黑白電視節目也就少的可憐。父親會在村南楊樹林裏,砍一棵高度大約八九米的楊樹枝幹,用鐮刀把樹幹的分枝仔細削掉,最終弄成一根長長的竿子。父親從村裏修收音機的本家三叔那,借來一本無線電的書籍,按照上麵的方法,找來幾根鋁條,互相纏繞在一起,然後綁在竿子上,用銅線一頭連接在鋁條,另一頭連接著電視後方一個插孔上。把竿子固定起來,放在門外東側的陽台後方,下麵用磚塊固定起來。這樣收到的電視台信號就很穩定,畫麵清晰。
特別是晚上,電視台節目非常的多。這樣一弄,縣電視台、市電視台畫麵非常清晰,聲音洪亮。銀河商廈、善園、郵電大樓、新興影院、文昌路軍隊幹休所、善北市場、龍山路北大集、西市場、王家祠堂、龍泉塔、杏花村幹雜海貨市場、滕州博物館等等,都是最早從滕州電視台知道的。最早了解家鄉滕州,算是由此開始吧。
唯一不足的,就是每天節目播出時間短,一些精彩的電視劇,總是看的不盡興。每周二的時候,下午沒有台。隻是一個大地球,我怎麼等,屏幕上也還是這個大地球。
我們就想辦法,搜索一下中央和省裏的電視台。於是父親跑到門口去旋轉信號竿,旋轉好幾圈,才會找到合適的信號方位,電視畫麵清晰的展現在我們眼前。我則負責當傳話筒,從屋裏跑屋外,指導父親準確的確定室外天線的方位。
節目方麵,記憶中最早看到的動畫片是山東電視台播放的《時空飛船》《大鬧天宮》然後是《米老鼠和唐老鴨》最後是《舒克和貝塔》《獅子王》《變形金剛》《海王星戰士》《葫蘆娃》《鬥蛐蛐》以及一些皮影電影;電視劇方麵,最早看到的是《籬笆女人和狗》《村長李四平》《三國演義》《打工妹》《北京人在紐約》《渴望》《四世同堂》等等。
很清楚的記得這些電視劇都是省台播出,市台接著播出。棗莊電視台播出的《三國演義》印象深刻,每一集開始曲時總有許多戰馬紛紛跌倒這一畫麵,還有一幕場景是一個人騎著馬與另一人說話,不知怎麼回事,騎馬的人,其人頭突然被對方砍下,人頭地上亂滾,嚇得我差點哭起來,一周時間,我都不敢靠近電視。
有一年夏天,夜晚下了很大的雨,響雷一個接一個。我家忘記了關掉電視機電源,沒過多長時間,電視機屏幕後麵哢嚓一聲,冒出幾縷煙霧來,這下可把我們嚇壞了。才想起來趕緊關掉電視機電源,拔掉通往門外信號竿的銅線。電視機從損壞到修好,大約半個月的時間,可把我們小孩子著急壞了。
電視機維修期間,我們來到前院的張三叔家裏去看叫做《霍元甲》的電視劇、看叫做什麼《甘十九妹》的電視劇、看什麼叫做《白眉大俠》的電視劇。
就這樣,在那廣播電視技術不發達,節目信號差,雪花畫麵天天都有的情況下,黑白電視機如一位朋友,始終伴隨著我的成長。至於後來咱們滕州市有線電視進行普及入戶一事,應該是香港回歸那時候的事了。有些家長,擔心影響孩子學習,好幾年沒有安裝有線電視。直到電視無線信號取消後,才裝了有線電視。
有時候弟弟他們這些男生,學著電視上武打片的情節,一人一段竹竿,互相劈劈啪啪的打起來。虎子哥最狠,一人群戰對方十幾人,他能三百六十度揮舞竹竿。竿子打到他身上他也不哭,他往往一竿子下去就把人的後腦勺子打破,嚇得對方四處逃竄。
他就和電視上當大俠的人做派一樣,把褂子脫下來,當披風穿在後背上,哈哈大笑起來,他說他就是白眉大俠—徐良徐俠客。被打敗的人群裏,總會有人還擊大罵一聲:你是憨巴子!然後這群人撒腿就跑!
你看看,現在的電視節目技術已經突飛猛進,數字電視,高清熟悉電視暢享館。節目選擇上更加自主化,可以回看節目,可以購買專題節目,豐富多彩,極大滿足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鄉村的露天電影
小的時候,除了收看有限的幾套電視節目外。最大的樂趣就是晚上看電影。按照滕州廣電部門的規定,各村莊每兩個月都會放兩場露天電影,傳播政策信息,講述科學種田,拓展群眾視野。
平時演電影前,總是先播放一段科學種田或者破除迷信或者貪官落馬的教育節目,然後步入正題,播出一些紀錄片或者戰爭片,比如《黃飛鴻》《冒險王》《地雷戰》《地道戰》等戰爭影片;有時也放戲曲類電影比如《包鍘陳世美》《朝陽溝》豫劇戲曲;也放《孫中山》《揭批邪教》《衛生環境和孝敬老人》等科教片。
聽父母講,他們小時候看電影,還流傳這樣一段順口溜:中國電影《新聞簡報》,越南電影飛機大炮,朝鮮電影又哭又笑,羅馬尼亞電影又摟又抱,阿爾巴尼亞電影蛐蛐亂叫。如遇國家重大節日時,那會每次在放電影之前,都得來段《新聞簡報》。內容不外乎國內形勢大好,越來越好;國外或者正反帝反美,或者正水深火熱。
當時越戰尚未完全結束,越南的電影自然都是戰爭內容,所以是飛機大炮。羅馬尼亞大多是愛情片,又摟又抱。阿爾巴尼亞電影反映的大多是反法西斯遊擊戰爭,比如《寧死不屈》、《地下遊擊隊》等等,經常有夜晚秘密活動的情節,場景配音是蛐蛐叫。而朝鮮電影喜劇笑的誇張,比如《摘蘋果的時候》;悲劇哭的也誇張,比如《賣花姑娘》這部電影。所謂“十人看了九人哭,一個不哭是地主”。
對我們八零後來說,每次來演電影了,我們就會又蹦又跳,提前跑到家裏搬凳子放到電影幕布前,占好自己的窩。因為搶位置還有打架的,還有因夥伴調皮把凳子藏起來找不到的;另外因為電路線路不好,有時候電影看的正盡興的時候,忽然停電了。幸好電影隊的人提前備好了柴油發電機,拴上繩子猛地拉幾下,把柴油發電機發動起來,通了電再去繼續演。這期間人群裏吱吱啞啞,亂作一團。隻聽見一些人埋怨電影人員技術問題,還有人罵起了村裏電工,還有商店慶樸大爺叫賣雪糕和玻璃瓶汽水的聲音,還有父母喊叫孩子名字,要家裏大門鑰匙或者讓孩子回家吃飯之類的聲音。
因為片子是膠片,有時候放置不好,常常出現電影畫麵模模糊糊或者黑屏的場景。這下子可急壞了電影放映員。反複接上膠片,還是反複斷片,讓看電影的人不斷的抱怨。沒辦法,還要請老師傅幫忙,師傅總會把年輕的電影放映員們一頓很嚷,說他們不好好學業務;還有就是因為資源有限,需要互相換片子。就是一盤膠片在一個村子放完,就趕緊送到鄰近的村子現場接著放映。千萬不能夠讓,先放完第一個影片的村子冷了場。
通過看電影,大家也受到了很多教育,普通百姓都能夠說上許多名人名言。當然也會有一些詼諧的台詞。比如什麼:“不見鬼子不掛弦。”“阿格隆已經不是第一次犯錯誤了。”“脫下你的大衣,呀呀呀呀。” “不是我們無能,是這家夥太狡猾。”“太麻痹了,太麻痹了。”這些對話來自《地雷戰》、《地下遊擊隊》、《南征北戰》等等,而最後一個則是影片《偵察兵》,是解放軍偵察兵偽裝國軍軍官視察炮兵陣地,用白手套檢查出炮口灰塵後說的台詞。個別台詞也成為時髦年輕人的口頭禪,這也是一種流行文化吧。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一晃十五年過去了。再看看當今,報紙訂閱如此方便,網絡這樣普及、電台信號這麼清晰、電視台也是一再更新,大麵積從有線電視,變成了數字電視、現在大家又看上了山東有線高清電視、連接網絡看電視。其個人選擇權越加自主化,其節目類型越加多樣化,其節目內部包羅萬象。真是,應接不暇,看也看不完。足見我們國家的文化廣電事業一躍萬丈,突飛猛進。另外國家又將其提升到大發展大繁榮的奮鬥目標上,上升為國家文化戰略。文化產業再一次蓬勃發展,百花芬芳。
說真心話,想想兒時那些看過的黑白電視和露天電影,真的是始終不會忘記,甚至時常滿心懷念起來。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改革開放的腳步更加堅定,人民對幸福生活的期望愈加強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複興的中國夢更加靠近於我們了。
回首我國四十年的發展變化,可謂空前的大發展大繁榮。人民群眾衣食住行,顯著改善。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等上了一個空前高的台階。隻有國家好,我們人民才好,生活才好---這早已成為億萬人民群眾一致的共識,或者說是早已成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情由至此,我的心海翻騰起來。祝願:我們賴以生存的故鄉更加美麗昌盛!堅信:通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不懈奮鬥,必將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改革開放,春潮湧動,春風浩蕩;改革開放,人民幸福,事業隆昌。
改革開放是國家的正確決定,是對人民的負責,是對曆史的負責。
革故,方可鼎新。與時,則能俱進。改革開放,更是人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