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情思
印象裏,小時候放了寒假,在介休工作的父母就送我回南關礦上的姑姑家,和同齡的親戚小孩玩幾天。說是礦上,其實是南關村和南關礦都在一起,滿口靈石話的鄉村主婦和礦嫂們,一到了臘八節,便裏裏外外跑出跑進忙碌起來,淘大米淘糯米,洗大棗洗葡萄幹,泡枸杞泡綠豆泡花生米,各家根據自己口味調整,然後把它們一起下鍋用溫火慢慢熬,不一會兒,家家戶戶的飲煙裏便飄溢出黏稠的香甜的臘八粥的味道。
隨著這味道不斷飄散不斷彌漫,年味也就不斷發酵變得愈益濃烈和醇香,礦上會給職工發帶魚、發蘋果、發掛曆之類的福利,不管是長輩還是小孩,都開始數著日子,準備過年。不覺想起小時候唱過的歌謠來:臘月八,眼前花,還有二十二天過年家,小孩小孩你莫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俗語說得不錯,過完臘八節,喝完臘八粥,紅火的年味就拉開了序幕。如今,為了迎接都市人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超市也有了臘八粥專櫃,隻要你把原材料買回去,直接熬就可以了,省去了自己配料的煩惱;商家早早就嗅到了這商機,開始各種打折促銷活動,迎接春節的到來;中小學的孩子們也放假了,拉著爸媽去買新衣服;忙碌了一年的人們,也放慢了行走了步伐;家庭主婦們開始了一年一度的大掃除和擦玻璃;平日裏休閑的老人,也開始置辦年貨,期待兒女們過年回家看望。
說起臘八粥,就不得不提臘八節的來曆,臘八是農曆臘月初八,據說,元末明初,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裏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這個傳說雖然有待考證,但是尊重糧食,祈求五穀豐登的願望一直被保持下來。
剛剛退休的母親好像不太適應退休狀態,一天到晚忙的停不下來,還不到臘八,就開始張鬧的煮臘八粥,前一天晚上就拿堿水泡上蓮豆、紅豆、花生米,洗好紅薯和棗,又泡了六種米(江米、黃米、香米、黑米、薏米、燕麥)。第二天早上伴著手機鬧鈴,在鍋裏添好水,放入準備好的材料。擰開火,近來,可能是由於煤改氣的原因吧,不大的煤氣,正適合熬粥,藍紅色的火焰輕輕地舔食著鍋底,十多分鍾後,鍋裏飄出陣陣白氣,母親一邊攪拌著;一邊打望窗外陸續上班的鄰居,不多時家中就彌漫著各種米的香味。近小時後關了火,又放了幾勺紅糖,拿勺子攪拌勻,把紅薯壓碎,米也煮得很精到了,香軟甜滑。看家裏人吃的香甜,母親臉上也泛出幸福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