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傳承
愛的傳承
今天中午,我的大女兒給我快一歲的小女兒一塊餅幹,小女兒高興地手舞足蹈,就在我認為興奮後的小女兒會馬上品嚐手中“美食”的時候,她卻出我意料的把這塊餅幹又送到了她姐姐的嘴邊。此舉讓我意外又感動,小女兒雖然還不會說話,但行動已經表現出對姐姐的感恩,對姐姐的愛。看來,愛是可以傳承的。此時,不由的想起了我的父輩。
記得兩年前,我那已經八十三歲,但平時身體還算硬朗的奶奶,因病忽然變得吃什麼都吐,連水都喝不進去了。在縣人民醫院治療了三天,卻沒有一點好轉,這可急壞了親人們。於是大家緊急商量決定,不能把病耽誤了,馬上聯係轉院!
可現實問題卻必須麵對:去哪個醫院好呢?路途奔波老人的身體能受的了嗎?當時我的父母遠在天津姐姐家照顧才半歲的外孫女,再急一時也回不來;大姑老兩口需要在家收麥子,帶孫子;小叔所在的礦井也因為農忙保勤,根本請不下假來,何況他家裏還有個癱瘓在床的嶽母需要照顧;小姑姑雖說在礦內學校任教,但她帶的是畢業班,在學生將要畢業的關鍵時刻,作為班主任老師,怎麼能離開呢?
我父親兄妹四人,在確定誰去陪護時“爭執”起來!四個人都有不能去陪護的困難,但都爭著要去。爸爸決定留下母親一人在姐姐家照顧外孫女,自己立即買票返回;叔叔極力說服隊長道出母親病重的實情,請求隊長開恩準假;大姑小姑也都使出渾身的解數,要克服困難去護理奶奶。大家都互相體貼他人的難處,安慰對方安心在家,自己卻一定要去!
有愛的“爭執”感染著我們這些小輩,兩代人為奶奶的治療積極獻計出力。我的姐姐負責查找省內最好的醫院並預約醫生,我的父母負責看好我姐姐的小寶寶,叔叔負責辦縣醫院的轉院手續,小姑訂動車票,大姑負責照顧在家的爺爺,我和堂妹負責先陪奶奶去鄭州看病,鄭州的表妹負責找車接送我們到賓館……
最後的結果是:在醫生和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奶奶順利地轉到省城的大醫院治療;小姑帶領我、我的堂妹一行三人先期到省城醫院把奶奶住院治療的有關事宜安排到位,我父親隨後趕到,接替小姑在醫院陪護。總之,經過十三天的治療,奶奶病情出現了好地轉機,經醫院批準,同意奶奶回家進行康複治療。事情雖然已經過去兩年多,但“任家女將”為奶奶看病“掛帥出征”的故事,依然在耿村煤礦傳為佳話。
事後,我也常想,是什麼力量讓大家如此同心?答案隻有一個,是有愛的家風!有愛的家風又是什麼?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的傳承,是對父母的不辭勞苦得孝順,對親人感同身受的體諒,對他人無微不至的關愛,對國家、社會真誠的感恩,有愛的家庭是戰無不勝的。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單位,一個團體,一個國家也是這樣。 任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