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感後感 ——人類命運共同體
今年春節賀歲電影,已經看了沈騰主演的《飛馳人生》,本來也沒去打算看《流浪地球》這部國產科幻片,但是初七上班以後,辦公室人都說這部電影拍得好看,懷著期待的心情,專門去電影院一探究竟。
我想很多人看完這片子之後,和我感受是一樣的,意猶未盡,想要再看一遍。甚至人民日報的微信公眾號上,在2月12號,同一天的時間內發了兩條推送,來討論這部片子,我想這部片子必將載入中國科幻電影,甚至可能載入世界科幻電影的史冊。
《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一部小說,我覺得他更讓大家熟知的作品就是《三體》了。《流浪地球》主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未來的某一天,人們發現太陽在急速老化,快要爆炸,人類唯一生存的辦法就是逃離太陽係。但是最近的適合居住的星係是4.2光年外。這種拯救人類的主題已經被好萊塢拍過N次了,中國人和歐美人在意識形態上是有巨大差別的,當然不會和西方人有不同的思路。比如說,《星際穿越》中,歐美人的辦法是派出探險隊去探索人類的新家園。而《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蘊含著國人的戀家情節,怎麼舍得拋棄了已經居住了300多萬年的“房子”地球呢?於是我們的方案是,搬家,帶著地球一起走,給地球上安裝上成千上萬個以石頭為燃料的行星發動機,把地球推走。但是人類為了這個計劃,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讓地球刹車,並推動地球前進,板塊斷裂,引發了滔天海嘯和地震,人口減半,北上廣陷入冰封世界。而幸存的35億人,被迫遷入地下城,因為地麵已經降至零下84度了。但危險依舊來臨了,在地球飛近了木星的時候,被木星引力吸引,地球逐漸接近木星並最後要撞擊木星的危險時刻。《流浪地球》的特效簡直壯觀到令人讚歎,呈現給我們行星之間因為引力互相吸引的天體級別的壯觀時刻。就在地球即將撞向木星,導致地球和人類同時毀滅的時候,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被升華,盡管任務是由中國人提出並實施完成,但是整個流浪地球計劃是全人類共同努力的結果。這就是中國的科幻電影,與歐美科幻中個人英雄主義的不同的區別,體現出一種將全人類團結在一起“眾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理念,甚至,整部影片的高潮部分都並非發生在中國,而是遠在東南亞的島國。
雖然《流浪地球》是一部中國科幻,但是絲毫沒有凸顯出中國的地位,而是把整個人類當做一個命運共同體在撰寫。這就和一些好萊塢科幻很不一樣了。《流浪地球》詮釋一個最美好的科幻前景,那就是全人類放下自己的政治偏見,民族甚至國籍屬性的區分,而集合成同一個名為“地球人類”的集體,來思考命運的問題,來爭取物種的生存。“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人理解的未來世界的一個方向,應該是求同存異,共同發展,我想這可能是中國科幻最有魅力的一部分。
人的境界贏在思想格局高低上,我想國家和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