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佩奇”之我思
前日,偶打開百度新聞,了解到了《啥是佩奇》的爆火,因兒子平日裏喜歡“佩奇,佩奇……”的嚷著,便找到視頻看過了,不覺得刷紅了眼。
短片講的是一個村裏的爺爺給城裏的孫子準備過年禮物的事情。一個古董手機掀起了故事的開頭,隻聽到一聲“什麼是佩奇?”片中的爺爺便開始查字典,開啟廣播推送、現場谘詢模式,期間過程著實有些搞笑,最終在老三媳婦的描述下,爺爺幹起了鉗工、焊工,成功地將一個自製鼓風機版佩奇送到了孫子手中,一家人開心地看起了佩奇電影。故事結束,爺爺弄懂了“啥是佩奇”,情節簡單,卻引人深思。
啥是佩奇?恰似爺爺版的愛,笨拙而質樸。回想小時候,爺爺總會背著父親、母親將他的全部“零花錢”遞到我的手中,每每被父母批評的時候,他也總會站出來為我說話,盡管有時有些不符情理。在我眼中,爺爺是無所不能的,可以走上十裏路給我送上一次飯,也可以獨自上山砍個樹幹削個陀螺給我玩玩,可以去碎石廠選一下午的石子,還可以一夜不睡粘上個風箏……他可能不太了解孫子的世界,但隻要是我要的他都會滿足。
長大後自己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小孩,也認識到了一個詞——“溺愛”。兒子很幸福,有愛他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老人們的愛是無條件、不講道理的,不知何時,兒子理所當然地會接受了他們的毫無保留,兒子會變得很任性,會在打擾他看《小豬佩奇》的時候亂發脾氣,會在忘給他買零食時展現憤怒……但不管如何,老人們也都會笑嗬嗬地陪著孫子,孫子想要的玩具,哪怕是再晚,也會獨自挨家去找到遞到孫子手中,才安心入睡。也許人生不全是美好,不知為何,爺孫輩的感情,總是充滿著遺憾!或許會因為任性,孩子會把關懷當成打擾。是人性的本質,還是教育的落後?
隔代的愛有時是無知的,一個村裏,老三媳婦當過保姆,卻成了整個短片裏唯一的“專家”,村裏的人對於“佩奇”了解甚少。隔閡的愛反映的是現實的落後,是老人們和時代的脫節,“活到老,學到老”的人畢竟是少數,但也是潮流。前幾年,我向父親推薦過網上購物,他非常反感,我能理解,畢竟一時間要改變多年的習慣實非易事。父親在他們那代人裏還算是有文化的一個,後來很長時間裏在我的影響下才抱著試試的心態買過一次,慢慢地他也就開始接受了。現在,微信比我玩得遛,抖音、網上打牌、搶紅包成了他的一大樂趣,父親已經可以主動接受新事物,每周還定期給我推送些教育子女的心靈雞湯。父親不再是我眼中那個“OUT”的老人了。從此,兒子也會體會到我孩提時代父親的嚴厲,也會對父親表示出應有的尊重。
父親常說“要保持著那樣的初心,與時俱進,書寫無悔人生”。我在想,“那樣”應該指的就是他對生活的向往和對時間的不妥協吧。作為煤三代,是新一輪的輪回,生在寫信到QQ再到4G的時代,發展是主題,人生的過渡如此美妙。
或許到我老了,有了孫子後,也該會那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