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學習強國”走進“梁家河”——夜賞《今昔梁家河》心得
在這春暖花開,春寒料峭的季節。夜裏,我帶著一份渴望、一份敬仰、一份感動在“學習強國”的方寸和光影之間,一路暢遊、一路奔跑。
梁家河——中國北方黃土地上的一個小小村莊。以她特有純樸見證了一代偉人奮鬥的足跡,也必將成就一個民族複興的偉大時代。
梁家河裏有厚愛。在梁家河傳遞的這份愛,是一群老百姓對一群知青、一群孩子的愛,是中國農民對領袖的愛。是一個知青娃,一個支部書記,一大學生 ,一個縣委書記,省委書記,黨的總書記對梁家河老百姓,對陝北人民,對全國人民的深深的愛。
習近平回到了梁家河---這個位於黃土高原腹地的小村莊。這個讓他魂牽夢繞的地方整整40年。
習近平對梁家河的這份情,這份愛是從心裏流出的。在村委會的院子裏,習近平深情地說:“今天,我能夠回來看一看,心情很激動,看到大家感到很親切”。1969年1月,“我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這裏一待就是七年。當年,我人走了,但我的心留在了這裏”。
梁家河裏有真愛。梁家河用真情接納了習近平和他的同伴。“我來咱梁家河這七年時間,學會了很多東西。咱梁家河的群眾無私的接納了我,幫助我,讓我在這裏步入社會,入團、入黨、當村支書;從這裏出發,返城上大學,梁家河給了我的一切一輩子都不會忘。”
當年鄉親們不僅教會了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擀麵條、蒸團子、醃酸菜。而且還教會了他,擔肥,耕地,教會了他所有的勞動。
習近平,在梁家河學會了勞動、學會了生活,學習了工作,學會了做人,當上了村支書以後,他帶領村民修淤泥壩、建沼氣池、建鐵業社、打知青井、辦代銷社。始終以一顆感恩的心,回報山村,回報社會,回報國家,回報人民。
梁家河裏有大愛。習近平說,他永遠不會忘記梁家河,永遠不會忘記梁家河的父老鄉親。
1993年9月27日,時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時隔18年第一次回到了梁家河村。當時,他挨家挨戶看望了鄉親們,並和大家“約定”,下次回來一定帶著婆姨。
習近平牽掛著梁家河的每一位鄉親。1993年回來,他給鄉親們帶了茶葉等禮物。2015年春節前這次回來,他又自己出錢給鄉親們采辦了米、麵、油、肉、春聯、年畫等年貨,家家都有,並送上祝福:“全村父老鄉親羊年大吉、喜氣洋洋、蒸蒸日上、吉祥如意,日子越過越紅火!”
多年來,梁家河村民的冷暖時時刻刻都在習近平心上。
1994年,呂侯生右腿患了骨髓炎,在醫院治療了兩個多月,花了6000多元仍不見好轉,習近平就給他寄來500元路費,請他到福州去治病。在福州治療期間,習近平隻要在市裏,幾乎每天晚上都到呂侯生的病床前來一趟,對他說: “侯生,給你治病,花多少錢我都願意”……
村民梁耀才的妻子病重,習近平得知後寄來1000元。2015年,習近平回梁家河,梁耀才握著習近平的手說:“你那年寄給我的錢收到了,這份情誼永遠忘不了。”
2009年11月,習近平到延安考察,因為行程安排得很緊,沒能到梁家河來。但是,他把當年的“小夥伴”梁玉明、石春陽、王憲平、武暉等人請到了延安敘舊。其中的王憲平和武暉,習近平邀請時沒寫大名,直接寫的是“黑子”和“鐵鎖”。
習近平的深情厚誼,村民們念念不忘。他們動情地說:“近平的心一直在梁家河。”
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情懷,深紮於人民的大地。梁家河、正定、寧德……串串足印,串起不同的地名,貫通著同樣的大愛深情。40多年來,從一個生產大隊的黨支部書記,到一個泱泱大國的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曆經村、縣、地、市、省直至中央等多層級領導崗位,曆練鑄就了淳厚博大的人民情懷。
在梁家河,“人民”二字已銘刻在習近平的內心深處,“為群眾做實事”的信念篤定地紮根心底。
梁家河,中國最小的行政單位,一個小小的村莊,當年接納了、哺育了、教育了、啟迪了一個孩子,一名知青勇於擔當、胸懷大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讓他心懷感恩之情,一步步心懷人間大愛,為百姓謀利,為人民謀福。
夜已深,人無眠。思緒還在《今昔梁家河》光影世界小憩,還在《梁家河》的字裏行間穿梭。眼前,仿佛當年知青還在油燈下夜讀,當年的村支書正扛著鋤頭一路微笑向我們款款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