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香氣
時至晚春,沒有早春的期盼,沒有初夏新奇。好像一切都變淡了。按班就部,晃悠悠。被推搡著朝著下個節氣走去。唯有不同的,大概是人們對於那個節日的注重吧,傳統節日------端午節。
孩童時期不懂節日,不懂情懷。懂得是母親一大早起床煮的雞蛋,以及熱騰騰剛出鍋的糯米粽。新嫁娘,意味著平安的小荷包。母親連夜準備的五彩花繩,必定要出現在手腕上,腳脖子上。有些蕙質蘭心的媽媽還會在花繩子上串寫幾個鈴鐺,幾個小荷包,秀氣的好看。家家戶戶門口立著幾株新鮮的艾草,炊煙嫋嫋,這個平時寧靜的鄉村充斥著熱鬧,淳樸,以及濃濃的鄉情。 不曾記得是何時,我們忘記了那個小山村,忘記那個立滿艾草的門口。忘記了母親的花繩子,白水煮蛋。城市的車水馬龍,紅燈綠酒,抹去了炊煙嫋嫋,平淡樸實的家鄉。我們究竟失去了什麼。僅僅隻是一份節日的隆重過程麼,不,並不隻是如此。我們忘掉的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曆史文化。我們民族的文化,不該被一點點的簡化,一點點的遺忘。那些故事,那些曆史是被刻在骨子裏的傳承。
習近平主席曆來重視傳統文化。“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2015年中秋節前夕,習近平在西雅圖出席了美國僑界歡迎招待會,他不遠萬裏為當地的僑胞帶去祖國的月餅,共度中秋佳節。他言道:每逢佳節倍思親。我知道,在座各位都很思念萬裏之遙的祖國和親人,祖國和親人也牽掛著每一位海外遊子。我們這次來美國,給大家帶來一些家鄉的月餅,這是祖國人民的一點心意。
回眸上下五千年中華文化,眺望建國百年時民族複興,習近平說:“不忘曆史才能開辟未來,善於繼承才能善於創新”。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 端午節在2009年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2013年,我國珠算也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以總數38項居世界第一。2016年,二十四節氣再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驕傲的同時我們時刻記得提醒自己所謂傳承:不忘曆史,吸收精神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