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傳身教,薪盡火傳——專訪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輔導員張博老師
為了暑期社會實踐更好的開展,6月30日上午,中國礦業大學渭南行實踐團成員朱樂淩、肖安妮等於化工學院A202室對18級專職輔導員、助教張博老師進行了以大學生社會實踐為主題的訪談。
訪談中張老師講到自己大三時作為心雨實踐團負責人的實踐經曆。他帶領隊員們前往邳州開展對留守兒童的幫扶及調研工作,並提到這次實踐活動讓他增長了見識,鍛煉了動手能力,有信心帶領成員去陌生地點做好社會實踐,同時也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引導學生走出校門、接觸社會、了解國情,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良好形式;是大學生投身改革開放,向群眾學習,培養鍛煉才幹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思想覺悟、增強大學生服務社會意識的有效途徑。“大學生已有一定的知識積累,但動手能力,工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職場能力有所欠缺。”張老師指出“通過社會實踐中與社會、基層人員的接觸,有利於大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並且能夠讓學生們端正學習態度,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大學生社會實踐有專門的指導教師做各方麵指導,一個將理論應用於實踐的過程,是大學生將自己的滿腔熱血投入到家國建設以及社會發展的偉大實踐。當問及到渭南行實踐團的優點與不足之處時,張老師說道:“實踐團的主題很好,立意高,能夠緊抓國家政策,並且團隊的組織管理得當,成員們已與當地政府以及有關部門取得了很好的溝通、聯係。”同時張老師也建議成員們多通過網絡等途徑了解當地情況,並且在實踐過程中應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充分準備,提前做好規劃,做好備用方案,實踐開展過程中要沉著冷靜,不要慌張,必要時應尋求幫助,多聽取他人意見。
“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訪談最後張老師語重心長地對渭南行實踐團成員提出了幾點期望。他希望實踐團的成員能夠不忘初心,切實發揮青年大學生的力量來支援祖國的扶貧工作,切忌眼高手低,要腳踏實地,大膽去做,也提醒大家在實踐過程中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在活動後要做好反思與總結。
采訪現場
實踐團成員對張博老師進行采訪
張博老師講述個人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