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學院“尋匠心、憶初心”社會實踐團探尋匠心奧秘
7月31日早上九點半,計算機學院“尋匠心、憶初心”社會實踐團來到了杭州手工藝活態館,開展為期五天的以匠心傳承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在來到活態手工藝館的幾天裏,團隊成員在博物館裏學習了非遺文化,並親自體驗了冷瓷、皮雕、天竺筷烙花以及製作團扇等多種手工藝。
杭州手工藝活態館地處京杭大運河最南端,拱宸橋西岸,是浙江省首家集互動教學、非遺手工體驗、民間技藝表演為一體的“非遺”文化體驗館,也是浙江省最大手工體驗基地。
第一天到手工藝活態館,團隊成員在在博物館裏了解到了紐扣畫、紮染、竹編、剪刀等多種傳統手工藝,並分為三組分別體驗手工藝項目。第一組成員體驗了天竺筷烙花,攥著電刻筆,在實心竹上雕刻出個性化的紋路。在攀談之中,小組成員了解到程師傅原先是在筷子廠做工人,由於被竹筷上精美的紋路吸引,便前去學習製作天竺筷。這一做,到現在,已是八年。
第二組成員選擇了冷瓷項目,先捏出水滴狀的黏土,再創造出不同質地和透感的花瓣,一株永不凋零的康乃馨便誕生了。等待風幹的間隙,一身漢服的師傅談到,自己從台灣省習得技術,到現在已有五六年了,到現在每天還在學習新的東西,收入不高,但正在考慮與同行進行關於冷瓷的創業工作。
第三組成員體驗了皮雕項目。在師傅的悉心指導下,小組成員先用海綿將皮革潤濕,再用圓頭鐵筆刻印圖案,最後打磨上色。在這一錘一打間,皮雕師傅也正監督著十歲的兒子悉心縫製皮革,然而生性調皮活潑的孩子卻總是坐不住。一排排琳琅滿目的貨架中,角落裏一大堆貼著標價“十元一個”的皮革用品吸引了其他團隊成員的注意力。“當初做的時候也是一百元三個的,這些都是很好的東西”,皮革師傅有些無奈地說,“現在看緣分了,隻有遇上了才是寶貝。”
第二天上午,為了更好地理解手工藝人製作扇子的工藝,實踐團首先來到了中國扇博物館,開啟神奇的扇子之旅。
中國傳統扇子樣式千姿百態,用途也各不相同。通過參觀學習,隊員們了解到:從樣式來分,傳統的扇子分為折扇、團扇和立扇;從用途來分,扇子有扇風解暑用的普通家用扇,有象征社會等級的儀仗扇,也有古代婦女用來遮臉的仕女扇,也有用於隆重場合的禮儀扇;從製作材料來分,有常見的紙扇、木扇、絲綢麵扇,還有古代王公貴族喜歡用的象牙扇、玳瑁扇和銅雕花扇等。
下午,為了更好地了解扇子的製作工藝,隊員們選擇了親身體驗集扇文化和刺繡於一體的互動項目——繡扇麵。
首先,隊員們選擇了中國古代扇子的典型代表——團扇為刺繡材料,並且仔細地學習了杭州刺繡的針法和技巧。隊員們接力刺繡,經過兩個半小時的細致針繡,也隻完成了清秀的芙蓉出水圖的一小部分,可以想象,我們不由得想到,匠人們在生涯中需要完成數千件作品,這需要花費多少精力和心血,手工藝匠人的製作過程需要多麼大的耐力和毅力。團扇簡約而不失精致的風格襯托了刺繡的驚豔,而刺繡的雍容秀麗又和團扇的典雅相得益彰。扇繡相配,更添幾分別致和風韻。在和匠人交談時,我們了解到,匠人把刺繡看作一項事業,圖案布局和顏色選用上都需要經過深思熟慮,每一針都融入了自己的心血,而且堅持了十幾年。一位匠人說到:“外行人看刺繡簡單,但其實每一部分的圖案、配色以及繡法的選擇都是有智慧的,為什麼有的圖案適合特定的繡法,這些都是需要仔細思考的。”在匠人的精湛技法和哲理麵前,實踐團隊員從內心裏生出由衷的敬佩,隊員們感歎道:不僅是手工藝,任何一項事業,都需要匠心和熱愛來支撐。
實踐活動已進行了一半,在活態手工藝館裏,隊員們不僅現場觀摩了匠人們的製作過程,還從親身體驗以及與匠人麵對麵的交流中,深入地體會到了中國傳統手工藝技藝的博大精深以及匠人一致以來堅持製作手工藝品的不易。隊員們想,既然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夢想與事業,那麼,不如向這些匠人學習,將熱誠與心血融入事業中,做出屬於自己的一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