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大學藍色地球隊赴大同生態環境局開展“探轉型之路,尋環保之策”活動
十餘年前的山西大同還“被覆蓋在黑色的煤塵中”,如今的大同市可謂是腳踏“綠色”、頭頂“藍天”。7月19日,中國礦業大學職業與繼續教育部暑期社會實踐團藍色地球隊來到山西省大同市生態環境局,開展以“綠色崛起,轉型升級”為主題的實踐調研,圍繞生態環境局對市整體環境情況的督查、監測、防治及市生態環境轉型策略進行會議學習,實地參觀等,深入了解通過切實有效的生態規劃,大同市從“煤都黑”到“大同藍”的逆襲之路。
座談會上,就大同市環保轉型發展方麵,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張海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解答。他指出,大同市是山西乃至全國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產業結構單一,發展方式粗放,為了擺脫煤炭依賴實現涅槃重生、綠色振興崛起,大同堅定“主動轉、創新轉、深度轉、全麵轉”的定力。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以硬約束落實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製度,以硬舉措堅決打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建設美麗大同。
“大同藍”的出現,是大同市連續多年將環保擺在核心位置,鐵腕治理的結果。大同一方麵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培育全社會環保意識,另一方麵打出了控煤、治氣、管車、抑塵、治企、預警、取締“土小”等八項管控“組合拳”,通過鐵腕治理減少汙染物排放總量。例如,大範圍拆除燃煤鍋爐,擴大集中供熱麵積達七千萬平方米,置換新能源車和純電動車,強化禁煤、禁燃,改造工業企業、集中到工業園區等等一係列環保舉措。
座談會後,實踐隊在王主任的帶領下前往大同市環境監測站進行參觀學習。隊員們了解到,市生態環境局分別從水生態環境、大氣環境、土壤生態環境、固體廢物與化學品、核與輻射源安全監管、生態環境監測及督察、機動車與噪聲環境等方麵對全市進行監督與檢測。從日本、瑞士等引進的各類實驗儀器能夠全方位進行生態環境質量監測、汙染源監督性監測、溫室氣體減排監測、應急監測等。監督實施生態環境監測製度、規範和標準。通過精確嚴密的檢測數據,相關研究人員會組織編報全市生態環境質量報告書,實施生態環境質量公告製度,統一發布全市生態環境綜合性報告和重大生態環境信息。
據王主任介紹,各類監測生成報告後,相關工作人員會針對突出問題進行一係列舉措。例如,在水質方麵會擬訂和監督實施重點流域生態環境規劃、水生態環境功能區劃,建立和組織實施跨界水體斷麵水質考核、生態補償製度,監督管理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入河排汙口設置工作等;在大氣方麵,建立對各地區的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目標落實情況考核製度,組織擬訂和實施重汙染天氣應對政策措施,組織協調大氣麵源汙染防治工作,實施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在土壤方麵會組織擬訂和監督實施土壤生態環境規劃,組織相應地區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土壤汙染治理及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
參觀學習結束後,實踐成員們均充分感受到大同市對於環境監測的重視,以及實現空氣質量二級以上300天的決心。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大同藍”,必須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生態環境治理體係,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全過程”監督管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製度,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大同。“大同藍”既是大同市連續幾屆父母官的辛勤努力,也是市民們的積極助跑。作為學生的我們,在為家鄉感到驕傲的同時,誓要為大同的生態保護與環境改善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