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莊礦信息化團隊:新舊動能轉換首當先
作者:狗万manbet官网
2019-08-29 09:51
來源:狗万manbet官网
這是一支講奉獻、特別能戰鬥的隊伍,團隊成員有11人,平均年齡36歲。
這是一支敢於在
科技發展浪潮中大步前行,承擔著礦井工業環網、無線通訊和井下語音廣播係統以及礦調度大屏維護等工作的IT精英團隊。
這是一支信息化建設和新舊動能轉換戰線上的排頭兵,多次出色完成了礦井“數字化”礦山改造任務,也被評為礦“十佳先進
班組”。讓我們一起走進興隆莊礦調度信息中心的信息化團隊。
“金鑰匙”越磨越亮
在係統數字化升級改造工程中,該
班組與單位其它
班組緊密配合,借助原有的光纜線路,在井下-270變電所、一采石門變電所等地點布設9台監測交換機,與地麵交換機形成環路,將井下原監測係統升級為以太網環形網絡結構,監測分站掛在交換機網關下,大大增強了監測係統的穩定性,為礦井節約光纜1萬餘米。進一步實現了
安全監測係統、人員定位係統與通訊聯絡係統的係統融合,發揮出了係統的互聯互通和報警聯動等一係列功能。
科技裝備逐漸升級
“
科技創新是發展大趨勢,如果不及時充電學習,往後怎麼幹信息。”信息化班的職工李超向我們說了他的想法。
組員蘇念文、丁修強是電氣方麵的專家,林錦澤則水電方麵造詣深厚,年輕人李超、聶滕芝對於網絡方麵很有一套。大家各取所長,互相學習。為查資料,他們常常在電腦前一坐就是數小時,忘記了下班時間。
“有時一個故障要排查好久,一個點一個點的維護,現場的一個地方短路就要從頭測起,加班至淩晨是常有的事。”調度信息中心副主任王磊讚許地說道。
他們將培訓由課堂轉移到現場,單位購置了新的光纜焊接機後,大家都聚在一起研究新機器的使用方法和特點,共同學習交流,並對新機器都踢出了各自的看法和改進建議。每一個新點子的產生都是挑燈夜戰反複論證的結果,每一項成果的問世都飽含了辛勤的汗水。
“二維碼”植入“智慧芯”
“隻要你掃描二維碼,就可以看到現場設備的基本資料和技術要求、操作要領,各類數據一覽無餘。”信息化組的副班長蘇念文向我們介紹。
隨著網絡設備在礦井的不斷增加,大家經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故障問題,久而久之,他們想出來一個好主意,按照故障處理的類別和區域,將彙總的問題整理在一起,將這些數據鏈接生成二維碼,職工利用手中的手機就可以掃描該二維碼,讀取裏麵信息,方便職工操作設備。
他們把二維碼貼在工作的醒目位置,處理故障的時候隻要用手機掃一掃,就可以得到先前處理類似故障的經驗和辦法,相當於集合了所有人的智慧和經驗一起處理問題。
“手機掃描識別後,設備的資料就在手機上顯示出來,方便工人在操作中有的放矢地對工作中的不足進行調整改進。”調度信息中心的主任馬加力一邊向我們演示一邊說道。
有了這個“二維碼”,無論是一線工作人員還是各級各專業
管理人員,都可以了解到更為準確的操作信息。這一項成果也在2017年礦小改小革評比中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同時,他們積極開展技術攻關、名師帶高徒活動,采取技術崗位津貼,創新成果個人署名等激勵手段,激發職工的創新熱情和潛能,使礦井由數據傳輸成功過渡到數字化信息傳輸,為礦井的安全生產和信息化礦山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謝紅玲 趙琳)
上一篇:
川煤達竹渡市廠多舉措提升全員安全素質
下一篇:
興隆莊礦“四到位”打好“精煤戰略”創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