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白礦業公司煤礦運營公司文章是個“豆腐塊”
蒲白礦業公司煤礦運營公司文章是個“豆腐塊”
不知是誰用“豆腐塊”來形容已經發表了的文章,如果這樣,那麼從事寫作就是“做豆腐”,每每看到自己的“豆腐塊”都會喜形於色。
知難而進,不負韶華。每當我提起筆來,兩三句就寫完了,真是“棗核解板兩鋸”,下筆有神的感覺蕩然無存。記得有人說每天都過得艱難,每年就過得快樂。回想自己研讀《蒲白礦工報》合訂本、百度寫作技巧、請教師傅、摘抄佳作的事情還曆曆在目,就在字詞句篇的揣摩中體會“做豆腐”的艱辛,就在不斷自我錘煉的過程中探尋由理科向文科的轉變。又是一個人敲打鍵盤的時候,鬧鍾的滴答聲清脆而幹淨,我仿佛聽到歲月流逝的聲音,這聲音告訴我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唯有知難而進,才能不負韶華。
品嚐“豆腐”,汲取“營養”。從開始寫作到現在,也不過一年時間,家裏的床上,桌子上到處擺滿報紙、書本,就連辦公室也不放過。每當看見報紙上或大或小的“豆腐塊”,就感到“做豆腐”的不容易。無論是創作過程,還是排版印刷的速度與激情。無論是定點定時的郵遞員,還是分發至辦公桌上的通訊員,都在為之默默付出。我也在品嚐的過程中,完成自己的文章。每當壓完“豆腐塊”,都會讓師傅“品嚐”,經過點評、完善之後,才會麵對公眾,然後通過對比尋找改進的蛛絲馬跡。“豆腐塊”讓我明白,寫作就是一次創作,不能與做豆腐劃等號,也不能與事務和業務相提並論。
立足崗位,大有可為。記得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細想工作會上強調,要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在我通讀完自己的文章時,發現沒有景物的描寫,沒有人物的刻畫,沒有扣人心懸的事件……於是下了個不接地氣的結論。文章能發表,對我而言就是一種激勵。曾經有人問我“你為什麼幹勁這麼大?”其實,我也是在等待看到自己的“豆腐塊”,等待那瞬間的喜悅罷了。在學習強國的大國工匠當中,每一位人物都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取得驕人的成績,甚至某些技術超越發達國家,令人敬佩。讓自己的夢想與行動相符,再平凡的崗位,也能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