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崖食堂的變遷
雁崖食堂的變遷
三叔曾經是雁崖礦一名食堂管理員,從事食堂工作40多個年頭。對職工食堂的變遷了如指掌。退休後,由於搬遷,離開了他所在的煤礦。最近由於有事,他又回到了工作過四十年的煤礦。事情辦完後,我請他到員工餐廳“啜”了一頓。麵對眼前豪華氣派的餐廳,牆上清晰的液晶大電視,琳娘滿目的主副食品,服務員熱情周到的服務,三叔十分驚訝地歎道,“食堂的變化太大了!”在服務員的引領下我們走進了溫馨的雅間。三叔好奇地一邊品嚐著可口的飯菜,一邊和我講起了他管理食堂的那個年代。
三叔是在1962年來雁崖礦參加工作的,那時雁礦剛剛投產,沒有像樣的食堂,直到1964年才建成了容納100人就餐的井口食堂(舊址在辦公樓處)。主食以饅頭、窩頭、麵條為主,副食是大燴菜。職工在食堂兌換餐證到指定食堂就餐,食堂烹製飯菜幾乎為手工。所以每到開飯的時候,外麵總是排成長長的隊伍,排在後麵的經常吃的是冷飯,有時座位不夠,勞累了一個班的下井工人們還得站著吃飯。為此,常常是售飯窗戶前擠作一團,因為吃飯打架鬥毆是常有的事情。
60年代中期,試行過井下班中餐,但沒有形成製度,由井口食堂代做,職工個人入井時自帶,有時雖然送到井下,但沒有較好的保溫措施,加上不能按時送達,時而送時而停。井下工作環境本身陰冷,工人們再吃上冷飯,很多人都得了胃病。所以井下班中餐因此停業。職工糧票發放,從1959年-1963年,一直由行政科糧食組對區隊統一發放,再由區隊發給就餐職工,使用有效期長短不一。1963年以後,就餐職工糧票由井口食堂直接發給職工,職工可自行安排。
1967年井口食堂遷至雁東街點式樓(原來為簡易平房),從此更名為職工食堂。但就餐環境依然很差,服務態度很不端正,飯菜質次價高,品種單一。多數員工隻好自己帶飯吃,有時候家裏忙顧不上,大餅就開水,解決一頓飯。1979年底,為了徹底解決職工吃飯難的問題,職工食堂逐漸擴大。新食堂竣工,分東西兩廳,可同時容納200多人就餐。食堂烹製飯菜由機械代替了手工,炊事員烹製水平也相應提高,但無論是煲湯還是肉炒菜,裏麵都難免會出現煤粉等一些不衛生的東西。三叔作為當時的一名管理員,現在提及此事,仍然感到十分遺憾。
1980年,班中餐食堂成立,並配備了專職炊事人員,凡入井達8小時以上的職工,均可享受免費供應的井下班中餐待遇。班中餐的運送,大多擱專人以背送飯為主。隨著班中餐食堂規模的擴大,在征求井下職工意見的基礎上,初步掌握了適合井下職工口味的飯菜。變市場購買為自行加工製作。主食有米飯、包子、水餃、燒餅、花卷、饅頭等,副食有過油肉、炸丸子、炒豆腐等各種炒菜。堅持五年後,又根據井下職工的意見,免費午餐變成了餐證,每人每天2.5元。可以到班中餐換成啤酒、罐頭、方便麵等。到1990年以後,班中餐津貼全部做到了工人的工資裏,從此班中餐終止為井下工人送餐。
1992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個體小飯店迅猛增加,住單身的職工逐漸減少,飯菜量的份額不足,服務員的臉時陰時晴。職工食堂開始出現不景氣的狀況,經濟效益逐年下滑。1996年在職工食堂進行改革嚐試,推行內部職工承包責任製,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兩年之後,由於飲食業競爭激烈,到1998年,承包經營業績平平,職工食堂徹底停止了營業。
後幾年來,原職工井口班中餐食堂擔負起職工就餐的任務,班中餐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製定的管理標準,要求做到門窗玻璃幹淨、室內四壁幹淨、地板幹淨、炊事用具幹淨、蔬菜肉食幹淨、飯桌板凳幹淨;個人衛生好、服務態度好、防蠅防塵設備齊全、炊事用具擺放整齊、主副食品齊全、創庫管理整潔等。隨之炊事機械也得到發展,壓麵機、和麵機、包餃子機、饅頭機、冰箱、冰櫃等在班中餐也得到應用。
自1998年以來,班中餐食堂經過兩次裝修,占地麵積約為350平方米,配備炊管人員20多名。主要擔負著全礦跑家職工和礦領導就餐以及招待來賓。食堂內設餐廳和雅間,可供200人同時就餐。主食製作有蒸、煮、炸、烙、烤,副食備有肉炒菜、素炒菜,過年過節還有海參、魷魚、牛肉、兔肉、雞、魚等。同時,按生產班製,流水待客,24小時開飯,24小時就餐,並做到價格合理,經濟實惠。食堂的20多名從業人員,通過專門和業餘培訓等途徑使員工的素質不斷提高,並定期進行健康體檢。班中餐每年申報取得《衛生許可證》。為了強化食堂內部管理,建立健全了各種規章製度,並嚴格執行考核,特別是嚴把食品采購、加工、食用衛生關,至今未發生食品中毒02manbetx.com ,各項內部管理更加規範、科學,以優質服務為職工就餐提供便利。說到這裏,三叔的臉上終於漏出了笑容。
如今,麵對裝修一新的員工餐廳,雪白的牆磚,幹淨的地磚,加上室內標新立異的柱子,職工就餐時牆上液晶大彩電播放的優美樂曲,動聽的歌聲,嶄新的餐桌,明亮的塑鋼大玻璃窗把餐廳裝扮的整潔明亮。在餐廳管理人員的許可下,我們來到操作間,儲物、洗菜、燒菜、出售間間相隔,潔淨有序,消毒櫃、冰櫃、不鏽鋼案板台等一應俱全。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現在做飯燒菜不能像以前那樣“胡子眉毛一把抓”了,必須嚴格按照規範操作,像切菜的刀、案板,生菜、熟菜都要分開專用,就連洗菜的水池,葷菜和素菜也是分開專用。
餐廳管理人員向我們介紹說,餐廳麵積約400多平方米,餐位200個,並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建設和配置了有關設施,像操作間,有粗操作間、操作間、消毒間、更衣室,倉庫分主食品倉庫、副食品倉庫,購置了柴油灶炒菜,電蒸飯車做飯,全部用上了機械化。如今礦上每月都要在就餐員工中進行一次對餐廳的滿意度測評,以便及時發現和改正問題和不足。
幾年來,他們能把一日三餐安排得有變化有口味,其一日三餐的安排也可謂豐富:早餐——饅頭、包子、油條、稀飯、豆漿、牛奶、雞蛋、小菜;中餐——各類葷菜、素菜品種更是齊全;晚餐——麵條、餛飩、餃子任你挑選,豐富的種類和合理的搭配是家庭中難以做到的。不少家住本礦的人都選擇在餐廳用餐,特別是早餐和中餐。員工餐廳將“上班族”從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使大家騰出了更多的學習、工作和休息時間。
餐廳管理人員還得意地說:他們本著不幹則已、幹就幹好、誠信經營、爭創一流的宗旨,以零利潤惠顧給廣大跑家員工,解決了多年來跑家員工吃飯難的問題,意義重大。
在物資匱乏時代,食堂曾一度是人們的生活依靠。在改革開放中,食堂一度成為不少單位的負擔,而成為精減的對象。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在豐衣足食之後,食堂被員工賦予其從繁瑣家務中求得自身解放的新功能。雁崖職工食堂的興衰,見證了雁崖人生活的變遷,也是企業領導關注民生的一個縮影。
雁崖煤業公司 李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