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看住房 看環境 看雁崖員工的幸福生活

作者:雁崖煤業公司 李翠林 2019-12-27 09:56 來源:狗万manbet官网

看住房 看環境 看雁崖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看住房 看環境 看煤礦員工幸福生活

雁崖煤業公司行政科 李翠林

1989年夏天,我們舉家從農村搬到了礦區,當時許多鄰居都羨慕不已。搬來後發現和我們想象中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藍天,每天都是灰茫茫霧蒙蒙的,走在路上,拉煤車“呼、呼”地從身邊經過,煤屑四處飛揚,路上煤塊隨時隨處可見。從家到單位,短短十幾分鍾路程,臉上擦下來的都是黑汙。菜市場周圍,到處都是壞掉的瓜果蔬菜,蒼蠅四處亂飛。中午樓下打台球的吵得都不能休息,打架鬥毆常有發生。

我們的家就坐落在父親引以為豪的矸石山上,是父親和老鄉們利用多少個日日夜夜背石頭蓋起來的石頭屋。此處偏僻,走上去曲裏拐彎,路邊雜草叢生,破舊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亂草堆裏,垃圾滿地,稍不留神腳下就會踩上雞屎狗糞,讓人作嘔。記得我們搬家的那一天,正好下著雨,一步一滑從山下往上走。外麵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家裏也在下小雨,於是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用來接雨水,全家人的心情鬱悶到了極點。

矸石山是礦工從井下挖掘出的矸石堆積而成。遠看也很壯觀;近瞧,黑中透著灰,周圍寸草不生,一刮風亂塑料袋飛舞,院子裏剛剛晾曬的衣服頓時布滿了煤灰,最頭痛的要數挑水和背炭了。從山坡上往下走一裏多地才有自來水,來水時間有時候不定,一到來水房前屋後的鄰居們互相傳音,挑一擔水要排上長長的隊伍,夏天白天曬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我們家女孩子多,長得又瘦小,挑水背碳代替不了父母,挑水上坡老父親的腰就幾乎壓成了60度。因為挑水太困難,我們洗衣做飯都非常節約,一盆水翻來覆去的用,而且母親不讓我們經常洗衣服,把當時愛美的我和妹妹約束的難受。母親常常抱怨,早知道還不如待在農村呢……

2008年,棚戶區改造這個消息,響徹礦區大街小巷,這個政策順民意、惠民生,擴內需,是一舉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曾經自豪的低收入的礦工們終於告別了“夏天不擋雨,冬天不禦寒,晴天塵土飛,夏天滿街泥”的家。

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和礦區大約30萬職工懷著萬分感激政府的心情喜牽到了新居!他們再也不用為挑水取暖發愁了,天然氣做飯,集中供暖,24小時用水方便,吃飯在廚房,不出門就可以上廁所,真正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過去流傳在矸石山上一句順口溜“出門就下坡,雨天房屋漏,挑水累倒漢,生火愁壞婆”也一同留在記憶中了。搬到樓房的老父親每天吃完飯打打太極、下下棋,母親則和鄰居們跳起了廣場舞,超市、商場搞活動還去湊湊熱鬧。

如今,搬遷後的矸石山是個什麼樣子呢?說不留戀也還偶爾會想起。午飯後,我專門沿著曾經那條讓我作嘔的街道向矸石山走去,時間已經到了深秋,原來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路麵上還有黃白色的行車路線,路邊是各單位的宣傳欄,宣傳防洪的、計生的、社區文化生活和國家惠民政策的,穿過被楊柳鮮花互映的街道,樓旁老柳樹茂密的枝葉撐起一把把大傘,蔥蔥鬱鬱,蓋起一大片陰影。風過時,婆娑有聲,搖擺不定,居民們樹下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玩撲克的、下棋的、談天說地一派和諧氣氛,顯然大家的素質提高了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雁崖煤業公司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做強雁崖不忘做優雁崖,重點在美化、綠化、硬化、亮化上下功夫,如今走近雁崖社區,就像走進了花園,潔淨秀美的街道,街燈成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從社區到廠區,濃鬱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麵而來。以社區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小區成立了廣場舞隊,老年門球隊,在公共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每逢重大節日,礦上慰問演出、書法比賽等節目,為節日增添了的喜慶色彩。

來到粉刷一新的紅白灰相間的家屬區,路兩旁的樹木和豔麗的鮮花為這個衰老的礦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不知不覺漫步到一片叢林中,下麵是各種健身器材、座椅,上麵似層層被綠化的梯田,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紅中帶黃,有的黃裏透紅,有的掛果,還有的開花,腳下是淺灰色的地磚鋪成的小徑,時而緩緩而上,時而拾級而上,走走看看,原來的矸石和那些“錯落有致”的石頭屋連蹤影都看不見了,站在高處向遠望去,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四周的石頭山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一場秋雨過後,雖然已至深秋,但依然鬱鬱蔥蔥很有生機。原來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木灰色的煤礦被綠樹紅牆覆蓋,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想出煤礦還會有這樣大的變化。一陣清涼的秋風帶著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草新幽幽飄來,給人一種夢動般的安謐。

傍晚,下班時間到了,一輛輛小汽車從工業廣場駛出,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通工人都能自駕車上下班了。路旁的牌匾分外顯眼,有孝老愛幼的,有鄰裏和睦的,有勤儉持家的。最映入眼簾的是十幾輛整裝待發的大客車井然有序地停在公司大門外。工人們正有說有笑地排隊上車呢!記得十幾年前,剛來到礦山,寒冬臘月看見父親和一群穿著黑衣服的工人們站在敞開的車廂內消失在人群中的情景……

我耳聞目睹這些變化後,不禁浮想聯翩,但願雁崖員工在公司黨政的正確領導下,日子過得更舒心,環境更靚麗!!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