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一物 方便再見
2015年5月,我獨自一人到杭州旅行,一下高鐵便徑直鑽入了一旁的地鐵站,趕往此行的目的地——西湖。
“欲將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西湖的美自不必說,短短三日,新舊西湖十景已被我“一網打盡”,雖細雨綿綿,暢遊其間,不免有種“久在樊籠裏,複得返自然”的感覺。
第四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於北山街稍作停留後,便不舍辭別西湖,在葛嶺站登上了前往宋城的公交車。許是起點站的原因,車上的乘客屈指可數,我選擇靠近車頭的位置就坐,四下張望著。
隻見窗外街道綠蔭環抱,遠處山色蔥蘢,雲樹籠紗,宛然若畫。就在我沉迷於杭州美景之際,公交車停了下來,一位步履蹣跚的白發老人上了車,坐到了我的旁邊。
片刻之後,老人開口:“小夥子第一次來杭州吧?這是要去哪?”
“恩,我要去宋城逛逛”。我驚異於老人的洞察力回應道。隨即將頭別向車窗。
話音未落,老人倏地向我靠過來,“你是陝西娃?”一句倍感親切的陝北話讓我措手不及。在攀談中得知,老人來自陝西延安,如今已經離開故土30餘年。老人未說明定居杭州的原因,見他言辭閃爍,我就沒有多問。
我告訴他我來自陝北神木,他卻沒有印象,又說榆林,老人才微微點頭。公交車一路前行,不斷搖晃著,老人也陷入深深的回憶中:“可多時沒吃咱們老陝的洋芋擦擦了,還有那簡陋而又溫馨的土窯洞、東流而去的延河、巍然屹立的寶塔山......”
老人就這樣自顧自地說個不停,往昔一幕幕如潮水般湧來,我就在旁認真聽著。講真,我還是第一次與一個素未謀麵的陌生人有如此交談,更是對起初產生的警惕心略感愧疚。
車行至錢塘江畔的浙大之江校區,距離宋城已不到兩站路了。老人向我詢問延安近些年的變化,我竟說不上來。雖身在陝北,但延安對我來說,還比較生疏,僅在上大學期間乘車路過幾次,並沒有“身臨其境”過。看著老人殷切的眼神,我卻無法拒絕。
“窯洞都已荒廢、高鐵已經通行、新區高樓林立、革命舊址保存完好......”我憑著自己的“想象”和道聽途說向老人訴說著。“多想回去看看,可是老了,折騰不起了”。老人歎氣道。
不久,便到了宋城。我竟不忍下車,在老人的提醒下,我終究還是挪動了身子,“再見,下次再來。”老人向我揮手致意。
站在宋城的門口,看著熙來攘往的遊客,一股莫名的煩躁湧上心頭,反複琢磨著那一句“再見”,心想還是不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