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
剛走到樓門口,就聞到了一股甜滋滋的烤紅薯的香味,我猜,肯定是婆婆覺得我上班回來餓了,做了拿手的烤紅薯。
打開門,果不其然,更濃的紅薯的甜香充滿了房間。婆婆從沙發上起來,說了聲“回來的正好”,就笑眯眯的去廚房端紅薯了。小兒子晃著小腦袋,咿咿呀呀的,眼睛彎成了月牙,笨拙的撲過來,不等我換鞋,就要抱抱他。家的味道驅散了冬天的寒意,身心疲憊霎時被趕得無蹤。
以前,家的味道是,媽媽在熱炕上縫縫補補,爸爸坐在木凳上抽他的草煙。或是,媽媽在和麵,爸爸在添柴燒火......他們倆愛聊天,可一聊天就免不了“抬杠”,媽媽嫌爸爸慢性子,辦事不利索,穿衣服不精幹,爸爸嫌媽媽太急躁,做事不穩重,不細心。她們舉例子取笑對方,最後又誠懇接受對方的建議,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又變的和和氣氣的。有時,他們會問我,誰做的好一點,我就笑著不說話。有什麼好說的呢?就拿包餃子的事來說。媽媽一小會兒的功夫就能包一案板,爸爸老長時間才包一小排。可仔細一看,媽媽包的餃子口不嚴實,容易煮爛,爸爸包的又好看,又耐煮。這是沒辦法分勝負的。待到餃子熟了,盛到碗裏,熱氣直往上竄,無論煮沒煮爛,我們姐弟三都吃的噴香。吃完後再來一碗煮餃子的熱湯,別提有多滿足。那是家的味道,和氣中帶著一點點無傷大雅的火藥味,是一種幸福,一種滿足。
現在來到婆家,婆婆公公也時常“抬杠”,婆婆略顯溫和,公公總占上分。公公嫌婆婆做飯慢,婆婆嫌公公土豆切太大。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們又和氣的和沒吵過一樣。婆婆的牙齒不好,我們家的飯無論炒菜還是麵條,基本上以軟爛為主。有時,婆婆會特意為我們炒點“硬菜”,自己卻一筷子也不動。“老牙不行了,咬啥也不頂事。年輕人牙口好,還是脆生生的好吃呢。”婆婆看著我們吃的狼吞虎咽,一副很享受的樣子,比自己吃著還開心。通常,吃完飯我都要趕緊去廚房,稍微去遲了一步,刷碗的活兒就讓婆婆“搶”了去。她嫌我上班累,回家應少幹點活,我嫌她有“手麻”的毛病,應少沾水。我們就這樣,互相嫌著,又互相愛著,讓平凡的日子充滿了暖意。
家的味道一定是一種豐富的味道,混雜著吵吵嚷嚷,混雜著甜香和熱氣,或是時遠時近的烤紅薯香,或是咕嚕嚕水煮湯汁的聲音,或是輕喚乳名的聲音,或是吵吵聲,或是過節時的鞭炮聲......那種味道隨著時光沉澱成記憶,總有一股魔力,叫人不斷的想靠近。(劉芳芳)